后记·宣德(5)(3/10)
随着气候转凉,明军迎来了最适合己方作战的宝贵机会。
“不如同意兀鲁伯的要求,天军暂退河中,反正河中广袤土地与矿藏已经到了朝廷手中,消化河中最少需要几十年,不必着急攻入波斯。”
八月初二,朱瞻壑下诏天下,蠲免各灾区所欠税粮,同时调拨六百万贯钱,从湖广、江西、渤海、辽东等地购买粮食一千四百余万石前往受灾地方平抑粮价。
借助士气,朱祁钺一举攻破兀鲁伯布置的两重防线,战事在八月下旬进入了最激烈的第三重防线争夺战。
此役时间长达二十二个月,明军共击毙、击伤帖木儿军队四十余万人,摧毁帖木儿军队火炮七十余门、俘虏帖木儿军队火炮一百四十一门。
于谦站到了主战的位置上,他不仅表态,还以“可斩”二字,将自己推上了风口浪尖。
这又是赈灾,又是购买灾田均分,又是迁移四十余万灾民前往北庭……
经过数天激战,王焘不仅攻占了肯因山,还攻克了肯因山以东的麦兀鹫山峰。
西侧阵线的丢失,让兀鲁伯陷入疯狂。
宣德三十一年四月,朱祁钺教令六部,勒令天下官员百姓不得称呼“土民”、蒙古、色目、白衣等类称呼。
七十二卫军户,半数戍西海,半数戍波斯。
经过整整七天的激烈战斗,明军将兀鲁伯彻底击败,兀鲁伯本人率领不足六万军队仓惶而逃。
朱瞻壑调国库五十万贯赈灾,另调二百万贯令各司筑海堤,以防海溢并利洪水入海。
“这一战过后,帖木儿国内恐怕很难再抽调出如此数量的青壮了。”
趁这个机会拿下河中、波斯等地,安西和北庭就会成为后方。
“尔等如此怯战,也难怪下方属国会越来越轻视天朝。”
宣德三十一年七月,朱祁钺采纳二甲进士李东阳奏言,教令六部会议,于南直隶、浙江、江西、湖广等人口稠密处征军户七十二卫。
宣德二十九年,日本击败弗朗机等国,占据加纳等地区。
“陛下,臣兵部尚书于谦有事启奏!”
随着朱祁钺与戚赟在克尔登汇合,明军的补给问题变得不再是问题。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