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宣德(5)(4/10)
“如何不能放弃波斯盛产的不过就是铜铁罢了,而朝廷根本不缺铜铁。”
“好了……”
在朱祁钺的劝说下,朱瞻壑发行七千万贯建设国债,用于对安西、北庭、河中的工业建设,以及波斯、西海的战后建设。
眼看国库之中仅存不足三千万贯,波斯的战事也成为了庙堂上掌握权力之人的焦点。
随着四十余万青壮被明军全歼,撤回西部的兀鲁伯不仅要面对外部明军的步步紧逼,还要面对内部的动荡。
朱瞻壑一席话说完,群臣总算止住了退兵的声音。
宣德三十年六月,七十四岁的宣德皇帝朱瞻壑搬往大明宫居住,并拨内帑二百万贯阔修大明宫。
现在正好借着这次机会,将这个提案重新翻出来。
“光是这一战的战果,就足够敕封几个伯爵!”
这样的做法,使得天家一直掌握兵权。
五月初,得知波斯战役结束的庙堂欢欣鼓舞,所有人都在庆祝战役的结束。
唯有强国,方能强天下,强百姓,使得天下百姓生活安泰。
朱祁钺命令戚赟率军驻守波斯,而他自己则是踏上了返回北京的道路。
“唉……”朱瞻壑长叹一口气,起身走向书架,拿起空白的圣旨走回位置,也懒得坐下,提笔继续写了一份退位诏书。
“再有谏言止战的人,先拉出去打五十廷仗!”
现在看上去还没有什么,但等到反应过来的时候,百姓与朝廷的矛盾必要已经到了难以调解的程度。
不仅是不缺,甚至达到了过分充裕的程度。
于谦突然站了出来,这让朱瞻壑皱眉,也让李贤、彭时等人侧目。
十月,山南骚乱不断,驻守官军每年因水土不服而牺牲者数以百计,庙堂上针对山南问题争论不休。
原本一直观望的黑羊、白羊王朝开始主动出击,联合明军围剿兀鲁伯。
与此同时,朱瞻壑将郭登、毛忠攻占的里海北部疆域设为西海都司,治下六府三十县。
宣德二十六年八月初三,兵部尚书兼京察巡抚于谦病卒河南,享年七十四岁。
扫视群臣态度,朱瞻壑心中不免露出轻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