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永历(1)(2/8)
由于不能在紫禁城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所以李政也没有办法攻入三大殿,只能与杨舫、张淮橞和谈。
李政的要求很简单,那就是朱仲检必须留在北京紫禁城内,不得离开紫禁城。
李政掐准了吉林卫和燕山卫的弹药不足,所以想要拖时间来想办法解决杨舫和张淮橞。
然而面对他的条件,杨舫、张淮橞则是选择了拒绝。
他们的条件很简单,那就是李政、郑令尧致仕。
尽管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可其它权贵未必有李政和郑令尧的野心,天家的地位还能得到保障。
这一条件,无疑触怒了李政和郑令尧,二人开始下令继续强攻三大殿。
只可惜他们估算错了,杨舫早早就准备好了充足的弹药,足够吉林、燕山二卫维持现有烈度一周的战斗。
尽管燕山卫和吉林卫中有不少人反水,但人数也不过二百余人,镇压他们过后,二卫还有六千四百多人。
经过刚才的战斗,二卫还有六千人左右。
在李政不敢使用航空炸弹和火炮的情况下,他们足够支撑到地方宗室和部分将领的勤王电报。
只要外部乱起来,他们的条件始终会被同意。
李政和郑令尧终究无法代表所有权贵,维持现有的局面是所有权贵的想法,而李政和郑令尧如果做不到,那他们就得下野致仕。
清晨,宁王、安王、汉王等内地二十八王先后致电李政,并整军控制了王府所在城市,勤王军队随时准备北上,地方局势剑拔弩张。
由于光宗的开放政策,宗室们的兵力急剧增加,加上他们打着维护天家的口号,从道义上讲,他们便已经占据上风。
正午,西部的凉王、雍王等藩王也开始控制就藩之地的城市,向北京致电。
此时,响应勤王电报的宗室亲王、郡王已经多达一百九十四位,兵力难以估算,但起码不会低于三十万。
眼看冷战即将演变为热战,加上二百多个府的控制权丢失,李政和郑令尧也受到了其它权贵的施压。
只有维持现状,他们才能更好的维持现有生活,他们要的是权力和金钱,而不是战争。
黄昏前,所有亲王、郡王响应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