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农业经济模式(3/4)
所以陈安才会说先从小规模开始搞起,一点一点地来,毕竟现在大家都穷,经不起折腾!
李元亮不由叹道:“陈安兄弟,你有这样的见识,呆在龙门村这小地方,有点可惜了!”
陈安笑道:“李老板过奖了,我只不过是想得比别人多了一点,跟你比起来还差得远!”
刚才提到的那些模式,在后世都是很常见的,甚至有些已经试验过,并且失败了的!
陈安只不过是随口一说!
张沛岚刚才还和韩书雅聊着家常!
但是听到陈安的那翻话,她就觉得这个陈安不简单。
这些思想太超前了,关键是提出来的几个养殖方案,是完全可行的。
即便是她也要忍不住替老公
问道:“建立试验区的投入,不小吧?”
陈安点点头:“投入确实不小,而且还很冒险,毕竟现在农民的生产力有限,每年种的粮食交了公粮,剩下的只够一年吃的,想换成钱少之又少。”
“但既然上头有了正策下来,我觉得应该也给到了一定的优惠。”
“不过我不知道具体都有哪些优惠?”
“当然,这可能得保密,不必和我说的!”
计永康马上说道:“也不是什么秘密,上头确实给了我一些权限,一但确实了方向,让农户转种经济作物,就可以适当地减免公粮,减轻农户的负担!”
陈安摇摇头:“你觉得这样的优惠农民会买账吗?”
计永康没回答,而是问道:“你有何高见?”
陈安喝了一杯酒,说道:“试验区可以具体到一个村,甚至一个队,参与试验的农户根据被免去粮税,并且给他们提供相应的补贴,比如肥料、种子、秧苗等补贴,甚至由县和银行商量,给农户开放相应的代款正策,低利息或者免利息都是可以的。”
这些优惠正策在后世是基本操作,可是在现在看来,十分的超前,而且可行性高!
陈安接着道:“这样做,不仅是为了让试验区能顺利积极地进行下去,也能让其他人看到上头的决心。”
“有了保障,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参与的人会越来越多,这样有实力有头脑的人会做得越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