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9 章(5/6)
下一步又有什么打算 。
杜甫只觉得羞耻极了 。
他以为自己是抱着一腔热血冒天下之大不颜为民上谏 , 本来已经做好了寿安公主会生气的准备 。 毕竟脾气再好的君主也受不了臣子指着鼻子劝谏 , 杜甫对自己说话的本事也有了解 , 他要是说话好听 , 也不会多年求官无路了 。
可事实却是寿安公主根本不需要他劝谏就已经比杜甫所读过的尧舜更加爱护百姓了 。
回过头想 , 倒是他自作多情了 。
哪怕寒风刺在脸上 , 杜甫依然能够感受到他脸上的烫意 。
“ 是臣有眼无珠 , 不知公主用心 , 险些误了大事 。 大唐有公主 , 是百姓之福 。 “ 杜甫下意识就想要拙手请罪 。
而后又被李长安按了回去 。 清瘦的杜甫轻轻松松就被久经沙场的李长安按在了原地 。
李长安脸侧的鬓发被风吹拂起 , 一双眸子亮的好似明星 , 她就这么笑吟吟看着杜甫 。
「 大唐有杜甫 , 才是大唐的福气 。 子美安知邺城大胜没有你的功劳呢 “
她攻邺城时候会想尽办法减少敌我双方的损失 , 正是因为她曾读过
《 石壕吏 》, 知道戌守邺城的敌军之中有一
个人是石壕村老妇的儿子 , 所以才会心生怜悯啊 。
先有忧国忧民的杜甫 , 后才有学杜甫诗而忧国忧民的李长安 。
国破山河在 , 城春草木深 。 感时花溃泪 , 恨别鸟惊心 。
那是李长安第一次知道何为 「 忧国忧民 “。
杜甫不懂李长安的意思 , 李长安也只是笑笑 , 转身带着杜甫返回了驿馆 。
“ 我如今回洛阳有要紧事 , 还望子美在事成之前先替我保密行踪 。 “ 李长安带着杜甫回到了驿馆 。
「 至于子美 , 你是想随我一起回洛阳还是想去邺城呢 “
杜甫犹豫了一下 , 他知道跟在李长安身边做近臣肯定更有前途 , 可杜甫也没有犹豫多长时间 。
杜甫的心境已经和他的诗风一样 , 由描写自己的郁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