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第 35 章(1/4)
到了正月13日,明太宗燕武亲王:朱棣,在行过大祀天地从南郊归来之时,文武群臣们开始行庆成礼,由明礼部尚书:李至刚,带头提出改北平行都指挥使司为〈北京〉、改应天府皇城为〈南京〉,还故意编造出理由道“自古帝王,或以布衣平定天下,或繇外藩入承大统,而于肇迹之地皆有升崇,今见北平承宣布政使司,乃陛下承运龙兴之地,宜遵太祖高皇帝设中都留守司之制立为京都。wannengwu”此奏当即就被允诺下来。
2月初3日明太宗又设置了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府、北京邢部、北京国子监,并改北平府为〈顺天府〉,北平行太仆寺为(北京行太仆寺),以及行都督府还设置了左右都指挥使、都指挥同知、都指挥佥事等无定员。
邢部则设置尚书二人、侍郎四人,六曹吏户礼兵刑工,各设有;郎中、员外郎、主事一人,还改明户部尚书:郭资、明刑部尚书:雒佥,两人为〈北京邢部尚书〉。
2月12日因之前北元益宗乌萨哈尔汗天元帝:孛儿只斤·脱古思帖木儿,被乞儿吉斯部首领兀雷帖木儿汗:乌格齐·鬼力赤,杀害!而乞儿吉斯鬼并非元帝后裔,导致各部落多不服气,又遭到北元恭宗兴原帝:孛儿只斤·恩克卓里克图(也速迭尔)放弃大元皇帝称号,改称〈鞑靼〉自称大汗,明太宗得知事情后立即遣使给乞儿吉斯首领以通好,并赐与银币等物件。
早在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大明帝国就在原吐蕃等处宣慰司设置了乌斯藏卫指挥使司、朵甘卫指挥使司以及宜慰使司元帅府、招讨司、万户府、守御千户所等行政机构。
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起开始升朵甘卫指挥使司、乌斯藏卫指挥使司二卫为〈都指挥司〉等到明太宗登基称帝后,听说乌斯藏行都指挥使司僧人:哈立麻,精通道术善于幻化,被称为「尚师」,很想往征一晤。
随后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2月18日,明太宗派遣了明司礼监少监:侯显,同僧人:智先一道,带着书币出使陕西行都司、乌斯藏行都指挥使司,以征召尚师:哈立麻,并挑选壮士健马护行。
到京师之后明太宗诏命明驸马都尉:沐昕,出迎并在奉天殿内亲自接见尚师,赐领天下释教,明司礼监少监因奉使有功被擢封为〈司礼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