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3/5)
只能算得上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可还有得学呢。
三殿下来景仁宫了!小太监将这个消息通报进去的时候,阖宫的宫人都不由得欣喜雀跃起来,要知道,皇宫可是最看人下菜碟的地方。
一个女子在宫里想要安身立命,一靠帝王的宠爱,二则是凭着母以子贵,三则就是娘家的助力了。当今皇后娘娘母家姓赵,乃是家中的嫡长女,入宫近三十载也就只得了邵璟这么一个儿子。
承恩公府最早的时候是靠着赵皇后的父亲撑下来的,如今她的同胞兄长承袭爵位,便只是靠着国舅的名头罢了,第二代之中并无什么惊才
绝艳之辈,倒是还未长成的第三代未来可期,只是显然现在还给不了赵皇后太多助力。
至于帝王宠爱,宫中呆的时间久一些的嬷嬷也都知道,这是最靠不住也是最虚无缥缈的东西,据说娘娘刚入宫之时帝后恩爱,琴瑟和鸣。
随着后宫进了越来越多的新人,时间久了娘娘也未曾诞下个一儿半女的,便是性情温和的太后娘娘都对此颇有微词,帝后之间这才渐渐感情淡了,也越发生分了。
如今宫中谁不知道,皇上在景仁宫只是照着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初一十五过来宿一晚罢了,也不叫水,还不能算作是帝后不合吗?要说起来盛宠不衰,淑贵妃才是妃嫔中的第一人呢。
既然男人和娘家都靠不住,那景仁宫能靠住的也就只有三皇子了。也幸好,三皇子虽说不像二皇子那般动辄大出风头,可也不至于像是大皇子那般恍若隐形人的存在啊。
因而,三皇子来景仁宫,不仅是赵皇后这个做母亲的心中高兴,便是那些服侍的宫人们,哪怕是走路的脚步,似乎也显得轻快了几分。
邵璟刚进门,便看到母亲迎上来,赶忙接替旁边玉莺的位置,扶住母亲,向着殿内走去。
赵皇后平日里在宫中可谓是百无聊赖,跟那些个或是动辄哭哭啼啼,仿佛她欺人太甚,或是热衷于勾心斗角,一句话恨不得解读出八层意思的女人们,她着实没什么可说的。
她跟性情相近的太后娘娘倒是能聊得来,可太后礼佛,她也不便时常过去打扰,便是她也想在景仁宫设个小佛堂与太后一道礼佛,可念及一国之母如此做派有些不成体统,也就只好作罢。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