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3/5)
口,圣上自然是不会在明面上反对他的话,给人以攻讦的借口的。
因而,方黎青提出来的这么个法子,其实还是变着法儿的将主动权塞给了太上皇,憋闷得李大人险些便要破口大骂,失了风度了。
只是,明面上这么多人看着呢,方黎青已然算是退让了半步了,君不见号房之中众人面上的赞同之色吗?李大人自然不能再接着步步紧逼了,只得压下心头的郁闷,笑着摆手,好似方才寸步不让的人不是他似的:
“方大人言重了,会试的考卷可还没有呈到御前去的先例,如此岂不显得我等办事不力?方大人手
上的那份考卷既然诸位同僚都说好,我自然是没有什么意见的,不过,我手上的这份,也请诸位再多仔细看一看,文采斐然,不失为一篇佳作呐!”
这言下之意嘛,还能有谁听不懂呢?方黎青深知见好就收的道理,既然会元已经是他们这一派的了,他也算是完成了太上皇交代下来的任务,让给对方一个第二名又能如何呢?
须知,人们记住的,永远都是第一名的光彩,第二名,哪怕只是那一点小小的差别,也终究和后头的没什么区别。当下自然是笑道:“李大人的眼光自然是极好的,我看这篇文章写得确实不错。”
两位最大的主考官都已经争出来定论了,其他人哪里又会有什么意见呢?自然都纷纷点了头,于是,李大人推荐的考卷定为第二名便这么确定下来了。
要说方黎青为何在没有办法分辨出来考生的情况下,如此笃定他手中的考卷正是他们这一派的呢?自然是从文风识别出来的了。
此人姓郑,名渊,乃是卫北侯府上长房的嫡长孙,哪怕身上板上钉钉地有了个爵位继承,可要不说人家不一般呢?小小年纪便展露出了读书的天分,素有“神童”之名,从小三元到解元,才学可想而知了。
这般家世与才学,加上他的相貌人品,可以说是令京中无数贵女竞折腰的存在,若不是因着守孝耽搁了,上一届的会元怎么着也轮不到一个南方的在此之前毫无名气的学子来当啊!
恰巧此人在半年前出了孝,而卫北侯府又是素来忠于太上皇的,如此一来,此届恩科的会元人选可不就毋庸置疑了吗?
方黎青推荐的这份考卷,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