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1/7)
因而, 翰林院里头, 和沈文晖算是朝夕相处,甚至是除了陈婧姝以外和他相处时间最长的郑渊便遭了秧, 虽然他也说不出究竟哪里怪异, 可就是觉得沈文晖放在他身上的关注时间,似乎,长了些?
不过, 也就在沈文晖看似在翰林院里“养老”的这段时间里,其实,崇光帝也一直从未停止过对他的关注, 的确有句话叫做“非翰林不得入内阁”,将翰林院的位置拔到了一个极高的境地。
可事实上, 尽管有了这样的说法,也并不能磨灭翰林院在人们心中的“一个消磨时间的地方”这样的印象,倒也不是说与史书为伴, 修书编典当真有什么不妥之处, 而是对有些人来说不大合适罢了。
一来,修书无非就是对前人的书籍进行整理, 对有所缺漏的地方补上即可, 光是听这项任务的内容,便可知道,这其实是个极难出功绩的活儿,除非是重新编撰极具史学研究价值的书籍,才能够凭着这份功绩青云直上, 得到重用。
甚至于名垂青史都不是什么难事,可是这样的事情又有几人能够做到呢?大多数还不是待在翰林院里头类似于“打发时间”一般的存在。
当然,所有的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对于出身清流的人来说,家族得力,怕是巴不得能够在翰林院里“混日子”呢,既清贵体面又能届时顺理成章地入内阁做事,除此之外,世上哪里还有这样的好事?
可沈文晖不一样,他在朝堂上可以说是孤立无援的状态,哪怕程太傅的三弟子冯翊如今也外放结束,做了京官,可这点儿师兄弟的情谊也不足以让他无条件帮扶着沈文晖啊。
因而,考虑到这一点,在沈文晖不知道的时候,崇光帝便已经比他自己还要操心他的前程问题了,甚至还琢磨着什么时候找个好机会,给他好好丢几件能够出功绩的事情来呢。
当然,这些都算是后面的事情了,现下太上皇还在,崇光帝显然不可能为着沈文晖一个人便打消了“韬光养晦”的念头,更何况,这样的人才也不可能现下便通过一番大动作让太上皇给注意到,否则可就与崇光帝的初衷相背离了。
不过,即便是现在没有办法将沈文晖调到一个能够让他大展拳脚的位置上来,可崇光帝的这点儿看似不经意的关注,也足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