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5 章 阁楼上的疯女人45(4/7)
伯莎倒是觉得还好。
走精致高雅路线,听起来和宣扬妇女独立背道相驰——本身封建贵族与人权自由就是相冲突的。但也不见得杂志不可以“夹带私货”嘛。若是能成,其实也就是从上而下呼吁,和从下而上呼吁的区别。
不过……
“无非就是怕针对普通群众,女性们购买杂志的意愿低下,”伯莎总结道,“她们不懂的妇女权利的重要性,自然也不会觉得妇女杂志是急需购买的物品,是这样吗?”
“是的。”
“如果为杂志增加购买的‘必要性’呢?”
“马普尔小姐的意思是……?”费雪夫人若有所思。
“既然妇女杂志不好卖,换成妇女和教育如何,”伯莎说,“增添针对儿童教育的方向,这样会显得稍微中性一些。对于相当多的女性来说,孩子的地位要比自己利益高得多。”
伯莎完全是现代思维:放在二十一世纪,母亲也更倾向于为自己的孩子购买更昂贵的生活用品,而非为自己增添一件新衣服。你说杂志能让女性明白投票权的重要性,她们并不一定觉得这有必要。但若是说能让你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就显得非常有购买价值了。
“这怎么能行!”
约翰逊夫人当即蹙眉:“岂能因此妥协,难道还要呼吁女性放弃权力呆在家里不成,这是向男人低头。”
伯莎对此笑了笑,没说话。
倒是简再次开口:“男人是不带孩子的,夫人。”
约翰逊夫人:“……”
这也就是伯莎的意思了。
不怪约翰逊夫人反应那么激烈
,在儿童教育方面奔走呼吁、出书著作的,往往是男人,。哪怕众多单身姑娘走出家庭担任家庭教师和女校教师,但提及教育学家,教育著作家,大家想到的仍然是男性。
写《爱弥儿》的卢梭是名男人,这总是不能改变的事实吧。
可是,真正抚养儿童,提供基础教育的,在当下永远是妻子、家庭教师,还有私人教师,这些往往都是女性。所以为儿童教育撰写文章,提供指导,本质上也是在指导女性如何正确去做。≈lt;/伯莎也不想的,她巴不得全世界的女性一夜之间就拥有合法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