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豆包,改名(1/4)
明天就是中秋节了,李清韵起了个大早。
她今天准备做几笼粘豆包,作为明天中秋节的节礼,分发给左邻右舍。
随着这段时间的相处,在村里也有一些相熟的人家了,过节虽说送不起月饼,送几个粘豆包权当心意了。
早饭来不及做,就喝牛奶,吃鸡蛋啃昨天的剩馒头,对付一顿。
吃完早饭,顾庭舟送大宝去程家,她和盼娣开始做粘豆包。
他们今天要做两种粘豆包,一种黄米面的,一种糯米面的。
昨晚她已经拿出红豆、花生、紫米和黑米提前用井水浸泡了一晚上,现在只需要掏洗干净,稍稍沥干水分,加一些切碎的榛子仁和玉米仁一起蒸熟就行了。
起锅趁热加入白糖拌匀,再加入些许糯米粉拌匀 ,团成小丸子,然后用手整成窝窝头的形状,最后裹上一层糯米粉就可以上锅蒸了。
把糯米面豆包蒸上,就可以开始做黄米豆包。
玉米面和黄米面按一定比例混合,用冷水和面,像做白面馒头那样进行“发酵”,发出酸味,开始用手揉面。
醒面的时候,把红小豆加大芸豆煮熟,捣成豆沙酱,放入白糖,攥成核桃大的馅团。
最后用揉好的黄米面将豆馅团包入里面,团成豆包状,大火蒸二十分钟就好了。
这本来是姐妹两个准备做一天的活儿,没想到晌午时,望娣和她男人突然来了。
望娣带来了她自己做的南瓜饼和榛子饼,说是明天中秋,提前给两个姐姐送节礼,她一早已经回过娘家,送了礼就赶过来了。
余贵不善言辞,只傻乎乎得跟着她后面,叫了姐姐姐夫,就开始自己找事儿做。
李清韵给望娣倒了糖水喝,让她休息,五个月的大肚子,走了一路,也是为难她了。
余贵力气大,帮忙揉黄米面,顾庭舟烧火看着锅里的粘豆包,三姐妹调制馅料,说说笑笑,到中午时分就把所有的豆包都做完了。
一共蒸了六大笼豆包,全部起锅放在簸箕里晾干,一股香甜的味道在院子里散开来。
“今天豆包管够,你们先吃点垫一垫,这会来不及做米饭了,我给咱们做点臊子下面吃。”李清韵把最后一笼粘豆包捡到簸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