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百年屹立不倒(2/8)
酒专卖代理权,取得日据时期台籍商人最高代理权限。
1928年,国际鸦片公约生效后,鸦片生意不能堂而皇之,只能转入地下,但吴江山手眼通天,拿到了“医用鸦片”的特许经销权,鸦片生意越做越大。
1943年,战时管制下,更是成为日军的供应商,为小鬼子供应添加鸦片成分的茶叶,好让农夫上了战场敢勇于发起自杀式冲锋。
这么一捋,吴江山即使不是小鬼子的白手套,也是汉奸无疑。但矛盾的是,吴江山又是《风月报》背后的金主。
《风月报》表面是打擦边球的休闲娱乐杂志,暗里却是反日文人自嗨的媒介——用隐微写作的手法传递反日情绪,如用妓院黑话隐喻时政,以古典诗词传递反日意识。
《风月报》于1935年创刊,1944年大部分成员被捕而停刊,成员被捕有点蹊跷,说了是自嗨杂志,又以擦边球为掩护,台湾压根没几个人能参透杂志暗藏的玄机,注意力都在需要打星号的文字上,买杂志的人十有八九不是冲着“反日”。
按说这杂志安全得很,成员为什么会被抓呢?
1946年,战后清算时,吴江山成为清算对象,他通过以金抵罪大法逃脱制裁,但次年二二八期间不明不白中风猝死,据传遗体右胸有不明针孔,且丧礼上出现军统人员。
吴江山下葬后,茶叶生意由侄儿继承,江山楼的残骸以及隐性资产归“情妇”陈阿菊接管,也就是说醉月楼可以当作是江山楼的延续。
身为醉月楼的灵魂,陈阿菊赋予其三不政策——不卖身、不赊账、不问来历。
不问来历,却当面叫破冼耀文的身份,真有意思。
陈阿菊再次鞠躬,“冼先生的大名,在台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冼耀文淡笑道:“老板娘不说,我还不知道自己在台北这么出名,既然我是名人,老板娘是不是应该特殊关照?”
陈阿菊莞尔一笑,“当然,冼先生里面请。”
冼耀文颔了颔首,跟着陈阿菊往楼里走,穿过唐破风的门头,掠过闽南红砖墙,来到了楼内,入眼艺伎馆的格局,装饰上兼有闽南风格。
穿楼而过,踏上美人靠回廊,两边雾气腾腾,空气中弥漫硫磺的味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