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试电报知电威力,上奏章筹钱修路(2/3)
这么久以来,他们使用到的电威力都很小,摸到电线也不会有任何感觉,让他们都对电放松了警惕,当成了无害的小兔子。
现在多个电堆叠加在一起,电终于达到了能够伤害人的威力。
王院长严肃地说道:“大家要注意了,电终于会是伤人的,以前我们用的电太弱了,没有感觉。现在不同了,我们终于要用上真正强大的电了,大家一定要小心了。”
众学士和工匠们点点头,收起了对电的轻视之心,小心翼翼地对付眼前的电力设备。
他们给开关包上了橡胶,把所有裸露的地方都包好,这才放心地使用电报机。
经过连番试验与摸索,科学院终于得出了结论:电线长度一旦超过200里,电报机就难以正常运作了。
他们试过增加电堆,但电线越长,电堆的数量就增加到了难以承受的程度。要知道电堆也是消耗品,用了一段时间就要更换,数量太大的话连朝廷也难以承受。
王院长向朝廷提出了建议:在长安和洛阳的电报线路上设立三个中转站。这样一来,每个站都派人驻守,电报就可以一站接一站地传递过去,多费一点时间,却可以省下不少成本。
朝廷一听这主意,觉得甚妙,于是两地电报线路工程便轰轰烈烈地开工了。从长安一路架设电线,在地上立起一根根木杆,将电线架在空中,一路延伸出去,通往洛阳。
这可真是个大工程啊!朝廷动用了大批民工,他们沿着铁路线一路挖坑、埋木杆、拉电线,忙得不可开交。这活儿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得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
李隆基坐在御书房里,手里拿着电报工程的报告,一边看一边点头。他对目前的进度相当满意,心里琢磨着等这电报线一通,那长安和洛阳之间的通信可就方便多了。
等长安和洛阳的电报开通后,再继续向别的城池延伸,让电报遍布大唐。
到时候,无论他身在何处,都能及时了解到各地的动态,这大唐的江山,可就更稳固了。
李隆基再拿起下一张奏章,却见是太子李亨写的。
他地展开奏折,只见上面提出了一项大胆的计划。
“向民间集资修建洛阳到余杭的铁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