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番外三(1/5)
刘敏言十六岁那年, 家中接连发生了几件大事。
这头一件便是他方才不惑之年的父亲,上书要告老还乡,带着他母亲回长平村去。陛下自然不应, 他父亲定国公可是陛下的心腹之臣,左膀右臂,更何况才这般年纪,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也不是患了重病,身强体壮的,出征打仗都不在话下, 言什么乞骸骨归乡。
可他父亲似乎对此十分执着, 孜孜不倦每月都会上书请陛下恩准。刘敏言知道, 那是因为长平村这个地方, 于他父亲母亲而言, 非比寻常。
幼时他还会疑惑自己和敏瑜的姓氏为何会与他们的父亲沈重樾不一样,后来年岁大了,听风荷姑姑讲了原委,才知晓事情的始末。他父亲原也姓刘,叫刘淮,后来阴差阳错被带到了京城,成了镇南侯的养子, 这才姓了沈。
虽说京城之人都知道他父亲并非沈家之子, 可他们都已经习惯了那么唤他,再难改口。刘敏言问过此事,他父亲倒也浑不在意,只道名姓而已,代表不了什么, 何况他和敏瑜都改回了祖姓,往后子孙后代都只会姓刘,没什么大不了。
当然,他父亲想回长平村的最大理由,还是因为他母亲,因为母亲更喜欢乡野间恬淡的日子。
刘敏言活了十余年,见过最相爱的夫妻,便是他的父亲母亲。他的母亲是个性子淡泊温雅之人,宠辱不惊,将国公府内外都打理得井井有条,更是做得一手好菜。他父亲那般少言寡语,不苟言笑之人,面对他母亲时,永远是浅笑着的。
虽身居高位,可他父亲却始终不纳妾,不收同房,甚至在他和敏瑜出生后,始终默默喝着避子汤,不欲他母亲再生,刘敏言甚至听他春桃姑姑偷偷告诉过他,他母亲生产后疲累过度昏迷,父亲拉着母亲的手,哭得不能自已。
刘敏言不能想象,他那个向来端方自持,对他要求严苛的父亲,会有那般脆弱崩溃的一面。
不知是幸还是不幸,他父亲要告老还乡的事到底没有成,谁能想到在他父亲连着上书几个月后,他母亲突然出了意外。
到论起来,好像也不能算作坏事,只是太猝不及防,出人意料,乃至于他父亲得知后,许久反应不过来。
他母亲又有孕了!
虽说他母亲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