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江湖恩怨 2章留西洋不是骄傲资本(5/6)
皇帝还不打送礼的人,就这么定了。
事不宜迟,秦世勇回到自家大客厅。
他第一眼,就看到有人送给他父亲的两盒东北野山参端端正正摆放在陈列柜里。
他眼前一亮:心里想,就拿这个送人。既礼貌,又显出自己有面子。想到这里,也不顾爹娘是否同意他这么做,到底还是留学生,想到哪里便是立竿见影做到哪里。“嘿嘿”一笑,拎起两盒野山参,一溜烟跑到邻居家大门口。
而后,才想起整一整自己的西装笔挺,亲自登门拜访。
原本,两家人老死不相往来。
林卓秀家是老老实实的开酱油坊的人家,小本生意,做得还算是一般般。
甭管生意大小,只要不是谋财害命,那就是正行正业。
过去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一个起码的道德底线作为衡量标准。这个所谓的道德底线衡量标准不是因人,或者因某个接团组织刻意的安排和规定,也不是历来顺从的上代传下代的遗传因子在作崇。而是以每个人的世界观为转移,它深埋在心底的那种做人刻度。
说明白了,道德底线即是人们应该遵循的社会公德的最低警戒线。
是守卫人的最基本尊严、
良知的最低防线。
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某个个人,或者整个社会所认定的在处理人际关系,社会关系诸方面不能逾越的,最基本界限。这种界限的认定,以个人为单位,集体作为监督。道德底线思维的存在,从某种角度来考虑,旨在保障形成社会的一种秩序和某个个人各自的尊严。
别人不知道你是个什么出息,这个出息其实指的就是自己的道德范畴之内的底线思维。
你比如,土匪也有五不抢。谁规定?没有人强迫土匪去执行,去按章办事。而是土匪在长期烧杀抢扰中,针对某种目标,而刻意给自己划下的一道红线。你甭管这个人有多好,或者说这个人有多坏,在他们自己的心底里总有一种来自于自己良知上的约束。
正常人对自己的行为举止,都有一个界限。
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什么事做得问心无愧,什么事做得夜不能寐。
什么做了遭天谴,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