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这伙儿反贼不一般(4/4)
了长台关把总刘喜才,裹挟数千难民窝藏到天目山中了,请他早日派兵剿灭。
傅汝为虽不算知兵,却也知道大热天的到山里剿匪多难,更别说他手上还缺少钱粮。
若是贼寇没有裹挟难民,后续他还上心些。因为他听说贼寇在明港劫了张家好几千石粮食,若能尽早剿灭,说不定能缴获个三两千石。
可贼寇既然裹挟了好几千难民,即便真有好几千石粮食,消耗起来也快。
最重要的是,逼急了贼寇将粮食都分给难民,难民再四散而逃,官兵想缴获都难。
于是,他就当没看到信阳知州的这封公文。
哪曾想,眼见着秋收在即,这天目山匪寇竟然又闹起来,还升级成了反贼。
而且这伙儿反贼不一般——分田地与穷人,审判乡绅地主,贼兵还有不少披甲,这是一般反贼能干出来的事吗?
以傅汝为这几年当地方官的经验,灾荒地区秋收后难民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更多——因为没有收获,只有逃难到别处才能找到一口吃的活命。
所以,灾荒地区的秋冬季节,尤其是冬季,官府征收税赋时,最容易诞生反贼,贼势也最容易壮大。
若汝宁府再闹出大股反贼,他这个知府恐怕不仅乌纱帽不保,还可能被下狱。
所以,即便不考虑近日来不少天目山地区的乡绅来求告,他也得防止这股反贼在秋收之后做大,提前派兵剿灭。
“都说说吧,要剿灭天目山的反贼得派多少兵马?”
通判朱国宝咳嗽了声,道:“据那几位被反贼破家的乡绅子弟所言,贼兵虽披甲颇多,训练有素,但每次出动不过一两百人,想来人数不多。
再考虑到天目山地形复杂,不适合大股兵马行军作战,因此属下以为,不必派太多兵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