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四大营 四小营,扒红薯(2/6)
营地不够积极啊。”
这时杨名赫壮着胆子出声道:“首领,为新移民建造临时木屋之事,一则时间确实太紧,二则百姓们确实缺乏足够动力。
虽然有工分政策,但两大营地活计众多,各方面都缺人,做别的也可以挣工分,百姓更愿意建造日后他们的家园。”
听了这番话,刘升沉吟下,才道:“你说的确有几分道理,但说到底,还是伱们没想出更好的策略。”
随即,刘升便没追究下去了。
他临行前,只是让开辟附属营地,因为他心里也没谱,所以并没有留下量化任务。
能做到什么程度,全看两大营地百姓的积极性及管理人员的水平。
十天的功夫,能把两个附属营地基本开辟出来,已经不错了。
毕竟两大营地的管理层都是草台班子,水平就那样,他作为首领不能求全责备。
另外,这件事也给刘升提了个醒。
随着迁到北美这边的百姓越来多,垦屯成果逐渐呈现,集体劳作、吃大锅饭的半军管模式已经开始显露弊端。
最早今年年底,最迟到明年麦收后,他就该考虑改变华部的管理政策了。
随即,刘升又跟几人讨论了关于安置新移民的各方面具体事务。
比如,如何将新移民分别安排到四大营地。
讨论后决定,将华初营从两千多人增加到六千余人,将河边营从三千多人增加到六千多人。
至于两个附属营地,一个取名华左营、一个取名河西营,各安置五千多人。
两个新营地的垦屯总管分别是王可升、杨名赫。
至于空出来的四个文书总管职位,刘升会挑选四个算术好、有责任心又细心的教师就任。
这件事讨论到后面,为了避免之前迁入的移民与新移民之间形成隔阂,刘升力排众议,决定将华初营、河边营的老移民各安排一千多人到新营地去。
作为补偿,会给每个青壮增加正常干一个月活的工分。
这样一来,既能促进新老移民尽快磨合、团结,还能让老移民带领新移民干活,提升新移民前期的劳动效率。
然后就是匠作营的安排。
刘升这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