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堂中对》【求追订!】(2/5)
来的那些良种。”
说话间,三人已经来到了另一片红薯地。
李长文只看这几百亩地的红薯藤,发现变与之前一百多亩有区别,似乎更茂盛些。
然而红薯是埋在土里的果实,藤叶茂盛可能会让果实更小。
果然,何贵友又挖出了一从红薯,下面结的红薯虽然多达七八个,可最大的也没拳头大,多数只有鸭蛋、鸡蛋那么大。
何贵友道:“从土人那里换来的薯种就是不如东家给的仙种好,这一亩地估计也就能收个五六百斤吧,很难超过七百斤。”
李长文倒是没感觉失望。
他笑着道:“一亩能收五六百斤也不错了。它不会跟稻、麦争田地,百姓完全可以于种植稻麦的同时,在贫瘠旱地、山地种植红薯。
若各地百姓一年能种几亩地的红薯做补充,便不会像如今这样,大面积的饿死人了。”
巡视完田地,刘升又带着李长文去看了看各工坊、窑场。
李长文发现,华部在北美这边虽然目前不足三万人,却有不少机构,分工明确,运转得井井有条。
由此可见,刘升不仅具备很强的军事才能,在民政方面也颇有见识和能力。
甚至让李长文生出一种,他在民政方面都不如刘升强的感觉。
为了展示才能。
与刘升一起在政事堂吃晚饭时,李长文便问:“首领觉得义军目前最当紧的一件事是什么?”
刘升没多想便道:“当然是练兵——之前我们算上渔猎团,也只有一千六百人的军队。
在确山县城,我们征得了七八万石粮食,回天目山只运走了一万多石,不得不留下四百常备军驻守县城。
县城那边我虽然留下了两千八百名壮丁给驻守队伍补充兵力,训练民勇协助守城。
可短时间内还难以形成战斗力,若府城那边半个月内就能调兵攻打确山,事情可就不大妙。
所以,我们还是得尽快派人将县城的粮食运回天目山。
然而运粮也要派兵,不然没法保证粮食安全。
可偏偏北美营地新迁进来这么多移民,又有一千多俘兵,也需要一定兵力镇守,才能让人放心。”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