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红娘子来信,高秀成匪思(2/5)
会得到赈济。
毕竟义军粮食也不是白来的,更不是无限多,甚至可以说比较紧张。
还没有多的拿来赈济那些不愿意加入义军的难民。
这种情况下,如果有难民宁愿得不到赈济,也不加入义军,只能说明他还不够饿。
对于大多数难民来讲,都要饿得易子而食了,哪里管得了眼前是义军还是反贼,也不在乎事后被如何安排。
他们所求唯有一顿能保住自己和家人性命的吃食而已。
所以,刘升在确山县城搞的那次赈济,几乎所有难民都加入了义军,被迁徙到北美。
极少数没加入的,确实也还没到绝路,便没留在县城外,继续向南逃难去了。
红娘子、文宥等人对确山县城后续来的难民,也是如此赈济的。
所以,刘升认为,红娘子提的常设难民接应点一事是可行的,可以让华部在北美的移民数目持续增加。
于是,看完信他便给红娘子写回信,同意了这件事,并表示会在天目山这边做好相应安排。
又让红娘子等人将难民中18岁至35岁的独身青壮男子都筛选出来,编为民夫。
民夫位在民勇之下,每天只供给两顿稀饭,需帮助义军做修整城墙、挖沟渠等事,同时还是民勇、常备军的兵源。
刘升这么做,有多方面考虑。
其一,独身青壮男子迁入北美后并不如有家口的青壮好控制,且北美各营地本就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再这些独身青壮男子迁入,会让这方面问题更严重。
其二,北美这边移民的口粮目前仍主要依赖转运,无法做到自给自足。
将这些独身青壮男子运来,也是要用确山县城运回的粮食养。如此,倒不如让他们就留在县城那边。
其三,秋收后义军攻略汝阳等地总是需要用人的。
不论是再度扩军,还是征召民夫,这些难民中的独身青壮都是不错的人选。
次日。
也即是十月初四下午。
刘升带兵在大水瓶寨训练时,又遇到一件意外之事。
却是高老庄的高德铨来了。
“老朽拜见首领。”
高德铨见面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