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首领说丰收,知府坐火炉(3/5)
刘升将书信递了过去,笑道:“听王应泰说,你当初在府城奔走请求知府派兵来天目山时可积极得很,誓要剿灭我们这伙儿贼匪。
现在却称我为首领,怎么,不觉得我们是贼匪了?”
王应泰被俘高秀成是知道的。
却没想到,王应泰被俘后将府城那边的事也都告诉了刘升。
这让他对官军更加失望。
再想到是老爹帮忙抓捕的王应泰等数百官兵,高老庄等于上了贼船,已经没法儿下来,他便再次向刘升拱手。
苦涩一笑道:“首领麾下义军,比官兵更能打,且纪律严明。
首领又救济难民,迁徙难民来这北美垦荒,行事比官府还官府。
俺若再称呼首领等人为贼匪,那又该如何称呼官府、官军?
况且,家父既然帮义军擒了王应泰等人,俺们高老庄便算是义军一伙的了。
俺如今又是义军的俘虏,岂敢装腔作势、倨傲自尊,对首领无礼?”
听了这番话,刘升倒是真对高秀成有点刮目相看了。
高秀成能十六七岁考上秀才,聪明是肯定的。但这个年纪的人,往往容易热血上头,钻牛角尖,认死理儿。
没想到高秀成在北美这边呆了大半月,便有了如此大的思想转变。
不过,当刘升目光扫过旁边一堆红薯以及高秀成满是泥土的双手,却又隐隐明白了。
少年人的思想本就容易改变,更别说高秀成从少爷一下子变成俘虏,每日跟农民一起劳作,又见识过北美营地诸多令人震撼的物事。
然后,刘升就不禁想:或许以后俘虏了哪些没有作恶,甚至待贫苦百姓不错,思想上却顽固不化的士子、官员,可以将他们扔到北美这边来。
让他们跟移民一起垦荒、做工,用劳动及北美营地截然不同于大明的生产景象,来改造他们的思想。
回过神来,刘升对高秀成道:“我听柳总管说了,伱在华初营这边表现不错,平日里还知道帮上夜校的青年识字。
再考虑到你们高老庄确实帮了义军不小的忙,你父亲又甚是思念你,便准你写一封回信。
但信件我们会检查——你不得在信中透露山洞及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