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国运在崋!开府建衙!(4/6)
面,星数不设上限。
毕竟刘升将来可是要争霸全球的,手下将领有的是立功机会。
开府建衙的当天下午,刘升在汝阳城北大营中,给在汝阳的亲卫军、常备军将领当场授衔,不在场的则唱名授衔。
目前军衔最高的为红娘子与杨和庆,皆授大校军衔。
剩下两位团指挥彭有义、文宥,皆授上校军衔。
各副团长、团军政员视各自功劳,授少校或中校军衔。
各营指挥视功劳,授上尉或大尉军衔。
各营副、军政员视功劳,授中尉或上尉军衔。
各哨长、哨副、哨军政员,视功劳授少尉或中尉军衔。
伍长、什长、队长、队副,视功劳授下士至上士军衔。
一批立功突出的普通兵卒,也被授予下士或中士军衔。
凡参与过一次攻城战的,只要没违反军纪,皆为上等兵。
没参与过实战,刚加入常备军、亲卫军的,则为列兵。
此外,亲卫军兵卒最低也是下士军衔,将官军衔则比常备军同职务者普遍高出一阶。
因此这次授衔中,亲卫军四位营指挥李牛、赫连岳、沈万登、马金水皆被授予少校军衔。
各营营副、军政员则视功劳授予了上尉或大尉军衔。
掏出这套军衔制度后,刘升便顺理成章地让义军按军衔发放军饷。
在行政方面,暂时拟定了政事堂、军务堂、督察处、秘书处四大机构。
其中政事堂、军务堂都是华部之前就有的机构。
督察处则是督察所、督察局乃至将来督察厅的总部。
秘书处算是辅助刘升处理军政事务的私人幕僚团体。
后世人一听秘书,就想起了“有事秘书干,没事咋咋”的女秘书,又或是没什么存在感的官府男秘书,却不知秘书是个很正经且古老的职业。
早在汉朝便有同名机构和职位,如秘书监、秘书令、秘书丞。当然,那时的秘书跟后世秘书之意相差还是很大的。
但既然是已有的名目,刘升拿来用就不会显得突兀。
另外,暂定在政事堂下设立三处、十二司。
三处分别是:常务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