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煤场扩大生产,谍探抢着自爆(1/5)
第148章 煤场扩大生产,谍探抢着自爆
明末时期,在没能突破相关生产科技的情况下,该怎样提高生产效率?
刘升首先想到的就是分工、标准化、流水线作业。
结果他和红娘子到刘店煤场视察后,发现这里已经采取了较为细致的分工、流水线式作业,只是在标准化方面做得比较差。
却并非没有标准化,只是工具受限,做得不够好。
问过从北美过来的几位工匠,刘升才知道北美煤场营那边也是如此情况。
是李长文参照刘升建立的其他作坊,了解了精细分工和流水作业的好处,便用在了煤场。
了解到这些后,刘升不禁感叹,“李先生让我省了不少事啊。”
刘升赞叹地是李长文的发掘、学习与应用能力,这意味着李长文还有颇大的成长空间,其能力很大概率会随着义军发展迅速成长。
红娘子道:“这刘店煤场每日生产的蜂窝煤、煤炉是不少了,可是要供应汝阳、确山、遂平、天目山四处地方,还是差太多。”
刘升笑道:“想扩大产量,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投入更多人力。正好我这次从汝阳带了五百多青壮男囚、男俘,可以留在这边当矿工。
回头再让李先生送一千独身青壮来当煤场工人,产量便可扩大数倍。”
如今刘店煤场才四百多人,其中大部分都是矿工,制作煤炉、蜂窝煤的工人只有一百多个。
刘升将矿工增加两倍多,将制造工人数目扩大近十倍,产量起码能扩大个四五倍。
红娘子道:“要是这么干,俺得再派一个民勇营过来看着才行。”
“当然要派。”
之前红娘子已经派了一个民勇营来,再派一个,便是在此驻扎两个营。
足见崋部对刘店煤场的重视。
刘升又道:“等明年还可以派人查探汝宁府其他各县是否有煤矿,有的话,便可以在当地建立新的煤场。
用煤炉、蜂窝煤煮饭,可比用柴火灶方便、合算,汝宁便是再多十个煤场,也未必够用。
就算将来产量过剩,还可以卖往别处。总之,这蜂窝煤生产的越多越好。”
红娘子点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