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 商议(3/5)
方都能遵守。”
然而,法正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主公,我认为结盟之事需谨慎。东吴虽危,但根基深厚,若我们与其结盟,击败贾长生后,东吴极有可能恢复元气,与我们争夺天下。倒不如坐山观虎斗,待贾长生与东吴两败俱伤之时,我们再出兵,坐收渔翁之利。”
刘备听了众人的发言,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深知,关羽和张飞对东吴的戒备源于过往的恩怨,有一定的道理;诸葛亮和赵云从大局出发,认为结盟可趁机壮大自身;而法正的建议,则是一种较为保守的策略,可避免过早卷入纷争。
沉思片刻后,刘备说道:“诸公所言,皆有道理。与东吴结盟,有利有弊。我们既要考虑眼前的危机,也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只是,此事太过重大,容我再仔细思量。”
这时,马良站出来说道:“主公,依我之见,我们可先派人与东吴接触,试探他们的诚意。同时,密切关注贾长生与东吴的战事,了解双方的实力变化。待时机成熟,我们再做决定,也为时不晚。”
刘备点头道:“季常此计甚好。就依你所言,先派人去东吴,与孙权商议结盟的具体事宜,同时观察他们的态度。另外,加强对贾长生与东吴战事的情报收集,务必做到知己知彼。”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于是,刘备安排孙乾前往东吴,与孙权进一步商讨结盟之事,同时命令探子密切关注江东战事。在这个动荡的时代,刘备深知,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影响到自己的命运和天下的走向,他必须慎之又慎,权衡利弊,做出最正确的选择。而此时,关于是否与东吴结盟的讨论,虽然没有得出最终的结果,但却为未来的决策奠定了基础,一场关乎各方势力命运的博弈,正在悄然展开。
诸葛瑾离开曹营后,曹操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与东吴结盟对抗贾长生,这绝非一个简单的决策,它牵涉到各方利益与天下局势的走向。于是,曹操召集了荀彧、郭嘉、程昱等一众智谋之士,齐聚营帐,共同商讨应对之策。
众人入座后,曹操率先打破沉默,说道:“方才东吴诸葛瑾前来,请求与我等结盟,共抗贾长生。如今贾长生在江东势力渐大,若坐视不管,恐成心腹大患。但与东吴结盟,其中利弊错综复杂,诸公不妨畅所欲言,为我出谋划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