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改稻为桑(2/3)
夫才能见效;可我们哪还有十年可等?要是再这么下去,恐怕年间,浙江丝绸的价格就要涨到十两了!”顾治心急火燎地说道。
“是啊,今年还没到结蚕茧的季节呢,那些晋商、徽商就带着钱来浙江,提前预定生丝了,开价一个比一个高,逼得我们不得不跟上,生丝价格也是一天一個样,我估摸着到时候丝绸的价格怕是得涨到七两三钱,甚至七两五钱都不是不可能!”一说起这个,王珙就心疼地不行。
“那些天杀的!就真以为咱们浙江无人不是?今年咱们几家合起来,一定要给他们点颜色看看!”还有人咬牙切齿地要来硬的了。
“不妥不妥,这些人确实在跟咱们抢丝绸,可也给咱们供应了瓷器、药材、漆器等诸多货物,要是因为丝绸就跟他们闹翻,恐怕会因小失大啊!”
“是啊,是啊,他们在朝廷里也不是没人,要是闹得太过,将来大家脸上都不好看,还是和气生财的好!”贝允诚的亲弟弟贝允康还算冷静。
“贝先生说的是!咱们做买卖,若非万不得已,还是不要掀桌子的好!”听他们吵了一会儿,许长生才接着往下说,“除了育种、技法,以及气候这些咱们眼下还干扰不了的因素外,影响丝绸产量最重要的就是桑田面积、蚕户数量和织机数量了,在这方面,咱们还是可以做些事情的!”
“织机好解决,只要有足够的蚕丝,我们自己造织机再租给织户便是,江南一带什么都缺,就是不缺织户,蚕户也是一样,只要有足够的桑叶,有的是人愿意养蚕,就是这桑叶不好找啊!”贝允康摊手道,“如今江南各省,能种桑树的地方基本都种上了,再想多种,那就得占稻田了!”
“稻田肥沃,用来种桑树,长出来的桑叶肯定又多又好!”许长生击掌赞道,“贝先生倒是跟我想到一块儿去了,我今日要跟大家说的就是改稻为桑!”
接着他说起了《大明王朝1566》里严嵩的台词,“江南的丝绸向来都是靠浙江供应蚕丝,气候使然嘛,大明两京十三省,就数浙江的水土气候最适合桑树生长,若是能把浙江现有的农田半数改为桑田,每年就能多产蚕丝一千万两以上,就能够多织丝绸二十万匹!”
“多了这二十万匹丝绸,咱们哪里还需要担心丝绸涨价?到时候别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