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8章 全球科技大加速(第一更,求订阅)(3/5)
但是科罗廖夫却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就是用末级火箭当配重。本来最后一级火箭在入轨后会实施分离,就像废弃的“空桶”一样被抛掉,而科罗廖夫的“废物利用”方案,让现成的“上升号”飞船入轨后与“东方号”运载火箭分离但保持绳索连接。
火箭的最末级舱段的发动机贮箱已经是空壳,燃料和氧化剂都已耗尽,其重量约为3吨。虽然重量不足预想的那么大,但做为第一次实验还是可以的。
用绳索连接的飞船和火箭末级发动机像太空中的哑铃一样,开始绕共有的质心同时转动,速度为每分钟两转,而共有质心则继续在轨围绕地球转动。
几年前,人造重力系统的所有组件设计完毕。但是为了抢在美国之前实现攀月,科罗廖夫不得不放弃这一计划,这直接导致了试验的无限期推迟,现在,是时候重新开始这一计划了。
想到曾经半途夭折的计划,科罗廖夫说道:
“我们的“重力试验室”还在好好的呆在仓库之中,我们随时可以把它们发射到太空,如果成功的话,也许,我们也许可以制造出一款带有人造重力的火星飞船,谁知道呢?”
说罢,科罗廖夫对着另一个工程师说道:
“好了,去仓库中把我们之前生产物件都找出来吧!”
当年制造那些航天用绞盘和其他部件由于它们尺寸太大,所以一直堆放在设备生产厂的仓库角落里,现在只需要找到它们,就可以进行人造重力试验了。
如果取得了成功,那么“kbs空间站”以及未来带有人造重力系统的火星飞船,就都可以取得相应的成功。
到那时,征服太空也就不再那么遥远了。
此时,当科罗廖夫、切洛梅他们都按照各自的方向,朝着太空努力的时候,在美国,冯布劳恩同样也在为美国的永久月球基地而努力着,尽管和科罗廖夫一样,冯布劳恩早在十几年前,就写下了《前往火星》的构想,甚至就连同科罗廖夫目标也是建立他的构想上的,但是对于现在的美国来说,他们所需要的仅仅只是月球基地。
“我们需要一个比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更大的月球基地!”
冯布劳恩看着面前的图纸,眉头锁成了一团儿,抽了一口香烟,他说道: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