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木材厂(3/4)
一间木屋的材料也就约二十银币的样子,回去找几个帮手,一周时间就搭建出来了。
冯国辉手上拿着皮鞭,脚踩着厚厚的木屑从锯木车间走出来,就看到郑秀才脚步匆匆的迎了上来。
冯国辉对南洋公司旗下的武装力量重新整编时,也曾问过郑秀才的意见,要不要担任个营长什么的职司?
郑秀才婉拒了,相比较直接上战场打打杀杀,他更擅长于打理文职,统筹南洋公司里里外外的生意,产业。
“顶爷,您回来啦?”郑秀才还没有来到近前,便双手抱拳施了一礼。
冯国辉扬了下手中的皮鞭,就算回礼了。道;“红番鬼佬刚回来,就急匆匆的找我去市议会质询,仲知憋了什么好屁?”
“我也听说了,鬼佬这是善者不来呀。”
“蒲他老母,我已经急令老虎把一营带回来了,一路急行军也快得很,前后脚的事情嘅!”
“老虎能回来当然好,有他这员大将顶在前面,就不怕鬼佬闹什么幺蛾子?”
“呵呵呵……还是秀才知道我。”冯国辉闻言笑了起来。
南洋公司从来不是做什么老实巴交的正行生意,主打的就是一个以力服人,用拳头讲话。
冯国辉和他手下的这一帮长毛余孽,最擅长的就是这个。
真要讲勾心斗角,玩这些商场上合众连横这一套,他不见得是当地几大华裔家族的对手。
冯国辉和郑秀才肩并肩的,一边走一边说,主要是他离开泗水城的这段时间,港口的工程进度和地盘上的一些情况。
郑秀才做了一个笼统的汇报,4月份抵达泗水港的华裔移民人数明显增加,还没到月底,已经超过3300余人。
南洋公司搞港口工程的动静很大,周边的地区都知道了,也知道这里大力的招募人手。
一传十,十传百。
远至苏门答腊和马六甲,槟榔屿,都有一些华人移民陆续抵达,在泗水城周边寻找一些就业上工的机会。
这主要得怪荷兰白人殖民者,自1830年以后便不允许华人移民取得土地,华人社团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城市里,形成了规模大小不一的华人区。
随着人口增长,这些没什么工业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