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刘备称帝绥四海,孙权称王领三州((2/9)
杨仪笑道:“要对付雍茂这等小人,想找个由头又有何难?我愿为大王分忧。”
刘备沉吟片刻,默认了杨仪的提议,叮嘱道:“不要牵连了无辜。”
杨仪大喜,领命而去。
待杨仪离开,诸葛乔委婉劝道:“大王,杨仪为人狭隘,若是让他身居高位,不是什么好事。”
刘备摇头:“如今正是用人之际,杨仪有才,又敢于承担恶名,若我只用不赏,今后还有谁愿意为我效力?”
诸葛乔暗叹。
杨仪在政治方面的嗅觉很灵敏,即便诸葛乔知道杨仪不可大用,暂时也是无法去动杨仪的。
见诸葛乔面有异色,刘备提点道:“伯松年龄尚幼,对政务治理的理解还不够深,人尽其才,不能只凭喜好。”
“等你再磨砺几年,自然就能明白我的用意了。这也是为何,我每每出征在外,都会留军师在后方的原因。”
武人大抵个性直率,没那么多弯弯绕绕。
文人这心眼儿都脏,汲汲营营没有下限。
诸葛乔虽然不精通此道,但也理解刘备难处。
是人就有私心,跟着刘备打拼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钱权名利上的好处。
若是拿不到好处,又有几人会尽心尽力?
只谈理想不谈好处,那就跟资本家画大饼剥削打工人没什么区别。
“孝直何时才能返回成都?”刘备又问。
诸葛乔仔细揣摩了时间,道:“若是途中没有耽误,法太守三日内是能抵达成都的。”
刘备心有欢喜:“孝直去越嶲,也近一年的时间了;不仅极大的缓解越嶲的汉夷矛盾,又迁徙了万余户夷人入蜀郡。”
“我有意许以钱帛屋田厚利,从这万余户中挑选五千善战敢战的夷人青壮成军。”
“伯松以为,是否可行?”
刘备是很喜欢用义从的。
义从取归义从命之意,多指归顺于汉朝廷的羌胡等部落中的丁壮。
昔日在公孙瓒麾下的时候,刘备就招募了千余胡人义从骑兵。
有这千余义从骑兵在手,刘备才在乱世中争得一席之地,昔日陶谦就是看中了这点。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