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接风洗尘(3/5)
本不该多言。但是心中实在放心不下,只多这一句嘴:从前在绝境中,两人相濡以沫虽然艰难,但是却也容易。姑姑今后若还有志在恪己身旁陪伴,便要以古今贤妇为榜样,学习其德行,专研其形容,端庄大气,不为外物动摇。方能遗芳千载,母仪天下啊。”
我憋了一会,最后还是没忍住,皱着眉笑了起来:“端庄大气?遗芳千载?唉,我真希望我打小就生在大家族,父亲仿佛千年古木一般荫蔽子孙,母亲仿佛河水一般滋润万物,如此父母垂范,我不用在灾年胆战心惊,不用在宫里谨小慎微,不用为了生计与人锱铢必较。可惜,都没有……正是因为我没有那些东西,我才有机会帮助恪己大人。”
“太师,何必劝冥顽不灵之人?方才太师一番话情真意切,臣女深觉醍醐灌顶,只不过这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臣若当真半点没有脾气,又如何能为当年清河水患之恩而帮助恪己大人?莫非诸位大人以为,旁人怕死我便不怕?这些时日的胆战心惊,可不是单单出自一个忠心,更多是臣女打从心里憎恶那些不把我们百姓当人看的达官贵人!从前需要臣女有些血性脾气的时候便是忠勇有加,今日不需要了就是不够贤德?”
周恪己坐在我身边未曾言语,我知道自己这是叫他面子上不好看了,但是确实又是忍不住,仿佛今天不发泄干净是不行的:“不过太师大可放心。且不论人心多变,即使当真臣女与大人有缘分,臣女也相信恪己大人必然会以大局为重,另择良配。若此事当真兹事体大,恪己大人也绝非为私情而罔顾大义之人。既然如此,太师又何须多虑?”
“这……”廖太师话似乎堵在嘴边,却不知说什么好,只是又看向周恪己,不由得捻须叹息一声,“老夫哪有棒打鸳鸯的意思,姑姑这话真是折煞了。”
我赌气,我不接他的话茬。
裴公道在一旁笑了起来,仿佛打圆场一般拱手一拜:“姑姑性如烈火,快人快语,听得旁人都很是佩服呢。果然还是要姑姑这般志气高远之人才能行此大义。”
这话也算是给我找了个台阶,我也不想多说些有的没的,抿着嘴便也不说话了。
不过,我没想到周恪己居然就在这时候忽而又笑了起来:“学生忽然想起小时候老师讲《史记·刺客列传》的事情。学生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