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抉择时刻(2/3)
坐下,三人中赵云官职最高,于是先开口问到:“不舍,你先说下当前关中形势”。
赵骥起身介绍道:“我军兵不血刃掩袭长安,又半道设伏击溃赵俨所部,伤亡倒并不大,只是士卒久战疲惫,亟需休息恢复”。
赵骥又指着地图说:“我已分出柳隐、邓贤两部近四千人夺取潼关,长安只有关兴部三百人,一旦曹魏从洛阳方向派来援兵,这点儿兵力根本无法拒守,所以我军必须抢在曹魏援兵到来前抓紧拿下郿县,然后迅速移师东向”。
赵云、邓芝闻言眉头紧锁,魏军虽败,但郿县城内可还有足足一万人,就凭进入关中的汉军这点儿兵力,短时间内怕是无力夺取的。
半晌后,邓芝咬咬牙道:“我军本来的任务就是配合主力牵制住关中敌军,而不是夺取关中,既定目标如此,我建议全师退到渭水以南,拒守五丈原,遮蔽褒斜道北口,如此,则魏国援兵必不敢绕过我军增援陇西,我军亦可在丞相攻占陇西后循褒斜道安全退回汉中”。
赵云觉得邓芝言之在理,依他之计的确可以进退由己,致敌而不致于敌,确属万全之策。
赵云本想出言同意,但见赵骥在旁垂头不语,当下心中了然,这小子肯定另有主意,于是便问到:“不舍之意如何?”
赵骥低头作思索状,好一阵子后抬起头,显是已经考虑清楚,但他没答赵云的话,而是转头看向邓芝问到:“如果我军能三日内攻破郿县呢,扬武将军是否还是坚持退拒渭水南岸?”
邓芝本在马良之下出任尚书,北伐前才被诸葛亮调出尚书台委以扬武将军的武职。
“三日?”邓芝下意识的轻轻嗤笑一下,但他随即意识到自己的笑有些不礼貌,于是收敛神情正色说,“如果征北将军能有三日破郿坞的本事,在下甘愿在后续的战事中唯将军之命是从”。
其实赵骥等的就是这句话,关中两股汉军今后何去何从皆由帐中三人商议而决,邓芝是朝廷派来的监军,他的意见就算是赵云也不能不慎重听取,赵骥必须在曹魏的援军到来前统一决策层的战守思路,否则离心离德之下还怎么对付敌军的疯狂反扑。
赵骥转向赵云说:“我的意见是三日内拿下郿县,然后全军移师东向,我来守潼关,请老将军守蒲坂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