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进退失据(2/3)
。
“威公莫急,公琰和休昭那边瞒住天子行踪一段时间肯定不成问题,等被人发现往关中送信又要一段时间,即便赵骥听到了风声,他想把关中驻军从东线转到西线也不是说办就能办得到的,我们的时间肯定够了”。
诸葛亮虽然也着急,但好在开始制定计划时,他就充分考虑了时间上的冗余量,留给赵骥的反应窗口非常有限,所以心中还是有底的。
在剑阁休息一日后,刘禅终于恢复了些许力气,诸葛亮让刘禅骑在马上,由士卒牵马而行,尽量减少路途中的颠簸,然后再次启程,出剑阁往北不远就是汉水,等到了汉水就可以换船直抵汉中了。
大军刚出剑阁不久,统领前军的王平忽然派士卒护送一人来见诸葛亮。
来的是上庸太守宗预派往成都的使者,不料却在必经之路的剑阁恰巧撞上了大军主力,于是便直接前来求见诸葛亮。
“丞相,镇东将军赵骥数日前领兵出武关道攻下南乡郡,目前正在围攻襄阳”。
“什么!”二十来岁就能谋划出隆中对的诸葛亮太清楚襄阳于天下形势的敏感性了。
襄阳位处汉、魏、吴三家交界,特别是对魏、吴两家来说,那就是一块痒痒肉,无论是谁稍微碰一碰,就能引起各方一长串的连锁反应,当初关羽攻打襄阳就是明证。
更要命的是,按照孙权称帝时汉吴之间的盟约,南乡郡和襄阳郡可都是划给了东吴的,孙权是那种能吃这种亏的人吗,要是真被赵骥攻下了襄阳,孙权什么事情干不出来。
好好的计划执行到一半,却突然出了这么大的变故,即使多智如诸葛亮也不得不下令全军再次停下,然后召集相府一干幕僚商议对策。
对诸葛亮而言,眼下最关键的是孙权的态度,如果孙权肯跟自己慢慢谈判解决问题的话,那他就可以继续北上进入关中,因为赵骥都已经南下了,关中腹地此刻肯定极为空虚。
可孙权万一态度强硬,那事情可就麻烦了,谁知道他会不会打益州的主意,要知道现在益州也同样空虚。
诸葛亮第一时间修书一封,派人以最快速度送往江陵的陆逊处,说明出兵襄阳完全是赵骥自作主张,蜀汉朝廷是无意争夺襄阳的,请陆逊暂时不要做出过激的举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