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郑度举贤(2/3)
,被俘后降汉,后来受到郑度赏识,被召进参谋部任职。
历史上的魏舒要等到四十多岁担任钟毓的长史后才有机会崭露头角,钟毓评价他“吾之不足以尽卿才”,认为魏舒给自己打工属于屈才了,然后把魏舒推荐给了当时掌握曹魏大权的司马昭。
在担任司马昭的参军期间,魏舒深得赏识,按照晋书的记载,魏舒不善于处理琐碎的杂务,但却极具战略眼光,在司马昭的一众幕僚中,魏舒在规划国家大政方针的能力上无人可比,处于断层领先的地位。
到了西晋时,魏舒最终在司马炎一朝官至司徒的三公高位。
卫瓘出身于河东郡名门卫氏,这个人最擅长的就是算计人心,原本时空中的灭蜀之战中,卫瓘以监军身份持节督邓艾、钟会二军。
后来司马昭下令用囚车监禁在成都自行其是的邓艾送回洛阳,但钟会为了置邓艾于死地,只给了卫瓘一千士兵叫他去抓邓艾,想逼邓艾杀死卫瓘,然后自己再借卫瓘之死做实邓艾谋反。
没想到卫瓘把邓艾、钟会以及两人部将的心思顾虑算得明明白白,一番运作下来,不仅保住了自己的性命,还在平定叛乱的过程中杀死了邓艾、钟会、姜维这个人杰,成了曹魏灭蜀一战的最大功臣。
卫瓘后来在司马炎一朝又搞了一出以夷制夷的损招,借乌桓部落之力重创拓跋鲜卑,使得拓跋鲜卑的崛起时间大大延后。
卫瓘最终担任了西晋司空,和魏舒并列三公。
赵骥对魏舒、卫瓘很满意,当场任命两人担任自己的参军,两人感激非常,立即各自献上了入幕首计。
魏舒的计策着眼于大势:“方今大汉已据有天下之半,且物产丰饶,诸如糖、纸、锦、盐等物皆畅销魏吴,此等奢靡之物于战事毫无助益,却能换来大量钱粮人口,不出数年,则强弱之势逆也”。
“届时,明公引一军牵制住洛阳魏军主力,再出一军仿秦故计东出并幽,全据山河险固之地,则曹魏无险可守,大事可定矣”。
“好计!”赵骥对魏舒规划的大略很满意,这摆明了就是要把曹魏变成第一个弱宋嘛,夺走对方的养马地和可供固守的险要地势,然后就一马平川强推就行了。
卫瓘则是着眼于朝堂之争:“天子自幼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