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打草惊蛇!地方三巨头!(2/8)
汤昊继续转头看向那副海防图,陷入了沉思。
说实话,他倒是真不怕什么山东都指挥使,最简单快捷的办法,就是直接带着大军杀过去,把那边雄的脑袋砍下来当球踢!
可是这样一来,无异于是打草惊蛇,毕竟真要说起来,边雄就相当于是个掮客中间商,负责维持这条贸易渠道罢了。
汤昊真正想要杀的人,是提供货物形成这贸易链条的士绅缙绅!
有一个算一个,他绝不会手软!
“你们知道,这山东备倭都司的意义吗?”
中山侯突然发问,一众备倭都司武将全都神情紧绷。
卫璋沉声道:“加强海防,抵御倭寇。”
“对,但是不全对!”
汤昊幽幽解释道:“永乐年间,太宗文皇帝本就有意整饬海防不靖的情况,加上他老人家有意迁都北京,以北京为京师,那么山东的海防将直接关系到直隶的安全,所以针对山东等地的海防改革开始酝酿,逐步增加驻守兵士,建立三大营,然而沿海卫所虽然建立当时在规制上属于山东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司负责全山东的军务,当时的山东区域比现在的山东要大很多,都指挥使司工作繁多,以造成无暇顾及海防之态,于是山东备倭都司和海防三大营就应运而生。”
“想要海防安全,就必须增加陆地的防卫力量,化点为面,犹如海上长城戍卫京师,于是太宗文皇帝在洪武时期的海防基础上进行了完善,先后在即墨、登州、文登三地组建了海防守备营———即墨营、登州营和文登营。”
“太宗文皇帝与太祖高皇帝不同,太祖高皇帝对海上军事极其抵触,而太宗文皇帝却是极其重视,凡是好方法就是可以使用的方法,对于广袤的大海,想要击败倭寇,必然需要主动出击,也可以进行海上巡防,进而保护陆地,所以才会有了郑和下西洋的壮举。”
“事实证明,太宗文皇帝的决策是极其英明的,至少在永乐到宣德年间,倭寇即便曾经强行劫掠也被我大明战兵给击退了,而且洪武永乐年间,大明水师保持着高强战斗力,并且是积极主动地出海清剿倭寇浪人,针对来自倭寇的海上威胁,大明每一年都派出上千艘战舰在南北海域内巡逻,即所谓春巡与夏巡。”
主动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