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花果山”!!!(4/8)
甜可口,味道鲜美。
从此,人们就管它叫做“东山白梨”。
后来,这颗白梨树的种子落地生根,又长出新的梨树,渐渐有了梨树群落,这就是东山贡梨树的由来。
现在,东山、孟吴一带树龄在两百年以上的老梨树大约有四百余株。
燕京的处暑时节最是炎热。
采摘园在村子东面的山坡上,熹微的阳光从山那边照过来,洒在寂静的山野上。
李则凯与刘本成满头大汗沿着一条洁净的水泥路往山上走,路边有拉拉秧、益母草、黄蒿,各种灌木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牵牛花。
那些红、粉、白、蓝、紫色的花朵,在半枯的灌木和野草间显得格外明艳。
它们的藤蔓爬到哪里,就在哪里开花。
而那些承载着牵牛花的榆树棵子、柳树棵子、枣树棵子、山桃、山杏和荆条,是村民们编筐的上好材料。
每逢京白梨成熟季节,村民们都要编大量背篓、挎筐和篮子,用来盛放京白梨。
收成好的年份,东山村可产京白梨30多万公斤,若按每筐装梨50公斤计算,需要编筐6000多个。
所以,村民几乎人人都是编筐高手。
说起这个编框来,几乎是老一辈的刘家庄人都会的传统手艺。
在三十年前,勤劳的刘家庄人还靠着编框形成了一个产业。
在那个困难年代,刘之野正是靠着刘家庄人编制的一个个框子才将那庞大的海产品分销到各处,换来了第一桶金。
“十三爷,今年的京白梨长势还不错吧?”刘本成客气地问道。
刘元启是这座果园的现任负责人,按辈分算来,他是刘本成的同宗祖父辈。
不过刘氏家族支系繁多,刘元启这一脉早已出了五服,属于较远的旁系分支。
如今的刘氏家族在当地可谓枝繁叶茂,仅在刘家庄一带聚居的同宗族人就多达两三万之众。
短短不到四十间,刘氏一族的人口就从两三千人增长成为两三万,翻了十倍。
这个庞大的家族人才辈出,像刘元启这样的刘氏子弟几乎遍布社会各个领域,在政商学界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
“嗯,旱枣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