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用阿拉伯数字和公元纪年法来做防伪(4/6)
已经隐藏得非常好,让他们自己跳出来,而现在他们自己就跳出来了。
当帝国银行的一名资深工匠收到了,回兑白银的银票之时,他就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一开始他们针对每一张银票都仔细的检验。
因为银票给出去之后,不一定每个人都记得住银票上面的暗号是多少。
但是只要资深一点的工人就能够对照着暗号看出是否作假。
因为不需要他们知道这暗号代表的是什么。
只需要知道这是一串暗号就可以。
这是最简单方便的一种办法。
但是当他们收到了好几张对不上暗号的银票之后,或者说暗号模仿的相当漂亮,但是却不是他们所想要看到的的时候,他们做好了记录。
一开始并没有人相信你可以做到一眼就骗过自己的银票。
可是当他们收到了连续七八张十两的银票之时,就开始警觉起来了。
因为这些银票从手感,从材质,从票面上的颜料都跟真银票一模一样。
但是有一点,是那些制作假银票的人没有办法仿照的。
那就是每一批出去的银票,其实都是有一串数字的。
只是这一串数字就连这些资深工匠自己,也不好说出是哪几个数字。
但正如之前所说,只要看上去不对那就是不对。
这串数字是阿拉伯数字零一二三四五六到十。
看上去很简单。
但是这一二三四五六的组合排列,并不是按照如今大明王朝习惯性用的天干地支纪年法,而是公元纪年法。
这不是因为陈寒崇洋媚外,要舍弃天干地支。
是因为唯有用这种全新的知识,才能够让某些个不懂的人没有办法仿照。
这就相当于很多时候暗号,很简单,可能就是方言,但你就是搞不懂说的什么意思。
可能内容很简单,破译不了,那就是一个好的暗号。
阿拉伯数字纪年法本身,就标志着两样新东西的出现。
阿拉伯数字出现在大明建国以前。
当时有很多从西域过来,就是从中东从西亚那个地方跑来中原做生意的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