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8章 开源(中)(2/3)
说只能够向企业增,而且必须向专门的企业增。那么水晶供应链上的税便是大有可为了。而且不仅仅是税,相关企业的分红才是大头。投资水晶供应链才是真正的开源。李大人,你再说说这水晶供应链的产值是多少?”
李大人对这个很熟,毕竟盘古系随着矿区镇一同覆灭之前,他们可是一直监视着相关的数据。
“矿区镇一年的生产总值在十万亿,其中净利率为73,纯利润为47,也就是说光是这些生产链一年就可以赚取四万七千亿。”李大人说:“之前因为为了保证水晶供应的去周期化,我们以及矿区镇所在的东盟都没有对其增加赋税。税务大约为3,也就是一年我们从其中大约只是抽水了一千亿的税款。”
“那么他们的分红是多少?”夏禹问。
“具体数据我们并不掌握,不过可以估算出大概。一般企业的分红大约为今年利润的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三十,有个别类型的企业,比如酿酒,摩根酒庄的分红一般在百分之五十以上。但水晶供应链属于制造业,制造业因为需要再投入所以一般来说分红差不多极限就是百分之三十。所以我们按照百分之三十计算那么便有一万三千亿左右的分红。”
各位部长眼睛都闪了一闪了,他们都是懂。他们若是能够分得一部分的水晶产业链,且不说分红,便是这些企业的税收,人工收入后所带来的消费住房旅游支出会对整个夏盟产生巨大的倍增效应,那样一来的话不仅整个财政收入活了,社会也活了,他们自己的小金库也将更满了。
“宰相大人,可你也都说这个产业链的主导权现在并不在我们的手中。”董大人急吼吼的说:“盘古系的前任实控人,也是核心技术的掌控者李仙现在是联大的秘书长,而美加联邦已经在承建水晶供应链了。”
“问题就是这里,我让住建部的赵大人估算过了。无言啊,剩下部分你来说吧。”赵谱说。
赵无言出列对夏禹拱了拱手说:“夏禹殿下,我之前估算过,建造产业链最麻烦的地方也是最复杂的地方便是基建。按照估计,想要达到原来的产业规模就必须将矿区镇重新复制一个出来,工程量的巨大以及时间上的紧迫性都不是一个盟区可以独自完成的。如今市场上流通的水晶几乎都是各个盟区之前的储备,尤其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