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我赞成,谁反对?(3/4)
屁灶台的事不是这个张良惹出来的么?
只是到了他这个年纪,已经不再执着于权力了,所以一般情况下儒家的事他不会插手。
可到了现在,他不插手都不行了。
张良沉思了一会,荀子为什么问他?
明显是他对伏念的说辞不满意。
可他既不能拂了荀子的面子,也要照顾大师兄的情绪。
张良道:“大师兄说得对,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不过我认为我们儒家也不能对扶苏公子的期望太高,或许我们儒家也是时候分开下注了,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确实。
扶苏的表现让他们太失望了。
他们是真的搞不懂,淳于越怎么会教出这么个玩意,脑子好像有屎一样。
如果他们儒家坚持拥护扶苏,可能他们儒家也会被这个脑子有屎的公子拖累。
张良的话无疑是说中了他们的心声。
伏念舒展眉头,随即又有了疑惑:“可据我所知,受嬴政重视的子嗣并不多,十八公子胡亥又是法家门徒,四公子嬴秦自成一派,留给我们选择的皇子并不多,我觉得长公子就很好,我们儒家稍微运作一下,他很快就能出来的。”
张良微微一笑:“大师兄有所不知,或许公子高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与他有过几面,公子高为名声在外,为人正直,勤奋好学,武学方面也颇有造诣,我们儒家愿意给公子高一个机会,也是给我们自己一个机会。”
公子高。
秦皇十一子。
名不见经传的一位公子。
也是一位有野心的公子。
现在大秦的朝堂上呈三足鼎立的局势,扶苏派系、嬴秦派系、胡亥派系。
而这位公子则在他们三个派系的斗争下一直默默发展,壮大己身。
如今也有不少的支持者,只是鲜有人知。
听到张良的话,众人相视一笑。
公子高?
什么货色?
他们是真的不知道。
至于名声在外什么的,不过是张良的捧脚话而已,好让他们儒家不至于那么难堪。
虽然他们都知道,但他们都没有说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