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干部学院(2/3)
”两兄弟有点不情愿,我们都干了多年农活,读书后还干农活,但听说有五两银子心里已经同意了。大山还是试着对成思远说:“先生,我们两兄弟都去了农学研究所,家中母亲就无人照顾,可否让母亲也跟随到研究院。”成思远对两兄弟的孝道用赞许的眼光看着他们说:“当然可以,研究院是要建设专门的宿舍的,只是现在条件有点差。”这时工作人员送来了饭菜,三人在办公室一边吃一边说,主要是成思远讲,他把那天王佑安讲的内容给转述了一遍,直到两人开始理解了王佑安的意图才放两人走,顺便也把编制研究计划大纲的工作交给了两个副院长,让他们两人尽快完成大纲,有空还要去盯着研究院的道路建设。现在成思远把王佑安的工作作风学得个八九不离十,下属的工作潜力是压榨出来的,就像女人的胸挤挤总会有的。
三天后,两兄弟回到学校找到了成思远,汇报了农学研究院道路建设的情况,听说道路已经完成的路基,宿舍的地基也开始了,现在正在向那边运砖石,宿舍还是两兄弟自己设计的。成思远听了进度非常满意,这个学校教出来的学生真的很不错啊,这些学生就成思远来看资质并不是很好,但学过半年一年的居然放在各个地方居然都能独当一面,能够在王佑安李时之身边当助手的没过一两个月就能成为部门的副手,成长速度惊人,并不是因为他们是王佑安李时之身边人的原因,成思远试过这些人,这些人都 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学习能力惊人,学什么都快,并且还能讲出里面的道理。后世人都知道学校培养的都是学习能力,中学阶段并不会教什么专业知识,大多数大学生都没有从事自己大学学习专业。这两个学生一边管理工地一边还要编制研究计划,他拿到研究计划时,一看居然有二十多页,计划里目标,方法,预算非常详细,并且有附表支撑,时间安排也很合理,在计划还有几页表格,把所有研究课题进行了统计,所有要做的事清清楚楚,一目了然。成思远拿着笔最后只修改了几处语法错误,连连摇头,这两人一点也没有给他这个老师留点落笔空间啊。王佑安没成思远想得这么多,拿起笔就签上了同意,这表示同意了这个计划,近十万两银子啊。这两个学生是第一批学生的最后两个,这两个人离校意味着这批学生全面毕业,回头细数一下才发现,这批学生36个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