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9 章 补更章节(3/22)
,凡是进货量超过千斤的大商人,他们都要送几颗各种口味的水果糖,透露水果糖即将上市的消息,将销售果干时结识的各地商人,继续保持联络,无缝替换到下一个生意里。
说是今年要开始售卖的水果糖,来得很迟很迟。
果干结束,迎来了果酱与蜂蜜。货少,吃法多,打着“南地特产”的名号,往来皆是津口县的商队,沿路给面子买货的人极多。
货品连丰州县都没送到,就已售空。
这一次的销售情况,也能当做各地经济水平、民众消费力的大摸底。
依着这个,当权者和生意人,都会有自己的考量。
糖厂的第一批水果糖,就根据各地的经济,安排了出货量。
运输队有了方向,效率更高。
水果糖需要高端的包装,这批包装陆续被运输队带到嘉源省。丰州县还单独出人,把各式样的包装盒往南边几个发展好的府县送。以供他们包装糖果。
更多的水果糖,则一如计划,满足各地加盟商的基础进货需求之后,余下货品,都送到了京城。
在京城开了一间加盟糖铺的顾慎行,成为了最大赢家。
水果糖跟果干不同,水果糖是糖厂出品,按照契约,他们要优先供货给加盟商。
有加盟商在府县,他们不会轻易出货给别的商人。
顾慎行的加盟铺面,是他的夫郎苏冉做主经营。他们夫夫俩从丰州县观光回来后,就都很有干
劲。
为着水果糖,苏冉还特地回了一趟娘家,送了许多样品出去。
卖得再好的货物,也需要有人唱名叫好。尤其是京城,这里遍地是贵人。
单看水果糖的包装,就能猜到这次是要做上层权贵的生意。
单独在铺面里售卖,它就只是糖铺的新品。利用人脉圈子,把水果糖的名声打出来,那它就是权贵们都认可的好糖果。
和苏冉一样,顾慎行也在人脉圈里,为水果糖做宣传。
以他所在的翰林院为,又再找同窗好友,还给老家寄送,再悄摸摸把商品送到了国子监。由这些官商里都首屈一指的二代们,从内部瓦解家人们的意志。
他俩实在大气,首批送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