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玉树挂宝衣,灵堂上柱香(3/4)
你而今是练筋对吧,前面分为‘养足气血’、‘感应拿捏’,‘淬炼劲力’三步。
火候一到,气与力合,便是大成。
但中间其实缺了一步,唤作‘劲达四梢’。
只有如此圆满,方能完成‘金肌玉络’。”
这位教头一边说着,一边缓缓坐直身子。
似有筋骨摩擦的细微声音,喀嚓响起。
只见宁海禅脊背挺立,肩阔如山,宛若奇峰突出拔地而起,霎时展现出极为浓烈的压迫感。
窗边的日头照射进来,看似松松垮垮的皮肉,竟然浮现出一层浅浅的金玉光泽,莹润生辉。
“这叫‘玉树挂宝衣’,何为‘玉树’?乃骨架也。
骨质紧实,关节温润,站桩行拳事半功倍。
何为‘宝衣’?筋肉也。
松沉自如,积柔成刚,全身如同一体,宛若整件衣物。
你见我,肌体如金,筋络似玉,这才配叫‘圆满成就’。
如何摘得四练大圆满,黑河县的所有武行都教不了你。
唯通文馆,才够资格。”
宁海禅咧嘴一笑,轻描淡写间,大有把断刀门、神手门、天鹰武馆那几家,视为土鸡瓦狗的意味。
一个字,狂!
“师傅,弟子今年十七…”
白启心里犯嘀咕,他前几天拜门武馆连亲传都捞不到,怎么突然就让教头青眼相加了?
究竟是梁老头的面子大,还是自己表现出来的悟性太过惊人?
“无须担心,武行之所以有这般规矩,是因为一门一馆,能传的功夫就那些。
以断刀门举例,学徒练桩,弟子练招,从崩拳开始,再习炮拳、劈山手,层层递进,最后是龙虎连环捶。
一辈子钻进里头,下苦功,力求做到精深圆融。
所以,亲传必须要跟自家武功适配,年纪够小才能调教,更好成材。”
宁海禅话到这里,又顿了一顿。
白启适时地夹一筷子鹅肉,知道又该到教头师傅吹嘘自个儿的环节了。
“可我通文馆不一样,五部擒拿,三大真功,以武蜕凡,包罗万有!
年纪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