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如此正好!(4/6)
。”
“我们现在怎么办?难道就坐视他们把物资源源不断地走私到草原上吗?”
面对这样的情况,朱棣怎能不急。
根据锦衣卫搜集的情报,郭桓此次的走私规模巨大。
可能是为了尽快回本,
郭桓这次选择的皆是诸如粮食、盐巴、茶砖、布匹这类草原极度紧缺的战略物资。朱棣甚至可以预见到,这些物资一旦走私成功,
明年的北伐将沦为一场笑柄。
有了这些物资支持,草原军队能攻善守,而己方长途跋涉,必然消耗大量财力物力,最终只能无功而返。
于是,得到情报后的第一时间,朱棣便来找自己的大哥商量对策。
“大哥,要不让锦衣卫把这些物资截下来算了?”
“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他们把这些东西送到草原上啊!”
看着焦急万分的朱棣,朱标却摇摇头。
“不必,按照窦兄的布局,他是想等郭桓把这些东西运出后再行釜底抽薪。”
“虽然我不清楚他具体如何操作,但迄今为止,他的每一步策略都精准无误。”
说到这里,朱标不禁感叹一声,引领着朱棣步入乾清宫。
进入乾清宫片刻后,朱标拿出一本奏折走出。
“当前最紧迫的并非那些货车。”
“老四,你要明白,一两次的走私并非大事,关键在于能否彻底铲除郭桓的走私集团,那些货车不过是漂泊的浮萍罢了。”
“若不解决郭桓本人,你能拦截下一次,还能拦截住每一次吗?”
“而且,现在更为迫切的问题不在这里。”
朱标面色严肃,将手中的奏折递交给朱棣。
朱棣打开奏折一看,立刻瞠目结舌。
“什么?”
“父皇竟然将应天府的童生试提前至下月初举行?”
“下个月?为什么?!”
朱棣猛地合上奏章,眼神震惊,心跳加速。
这对于窦澈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事实上,尽管窦澈自信满满,声称自幼酷爱读书,科举之路十拿九稳,
但朱棣这群朋友对此持悲观态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