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朱元璋:什么是琉璃器?(3/6)
,从沐凝手中接过奏疏扔给朱标,而后没好气地说:
“赶紧把这事解决了,我最近正忙着呢。”
朱标看清奏疏内容后,笑着回应:
“这件事不急,等过几天兄长身体再好些——”
“很急,而且西平侯目前只需休养。”
“我的医术还有人不相信?倒也是,确实有。”
听着窦澈阴阳怪气的嘲讽,一直尾随窦澈身后的沐凝,气得几乎咬碎银牙。
自己之前不过是质疑了他几次,且早已心悦诚服地做了他的侍女,
这家伙却时常不忘挖苦自己几句,
真是坏透了!
感受到身后射来的怒视目光,窦澈却不以为意,自顾自地说下去:
“何况接下来我真的很忙,再说,今日恰好收到了草原的来信,
趁此机会把该说的事说完,三月份谁也别来烦我。”
窦澈瞪了朱标一眼,朱标也立刻醒悟过来,偷偷瞧了朱元璋一眼,脸上浮现出讪讪之色。
印鉴敲定之后,朱元璋突兀地下令大幅缩短科举进程。
原本应在八月举行的乡试,竟提前至三月举行,令众多考生措手不及。
按照当前态势,
今年的乡试与会试极有可能密集接踵而来。
此举无疑揭示了朱元璋在科举选拔中的急迫需求,显然已无人可供他荫庇。
他正筹备大力提拔新晋士子,以填补朝廷即将面临的重大人事洗牌后的空白。
但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却让窦澈倍感压力。
他不得不将一切事务集中在一日之内处理完毕,与沐英详述完云南边疆事宜后,便全身心投入到备考之中。
“定远伯,云南不同于草原,你那羊食人的策略,在对付云南土司时恐难奏效。”
沐英对窦澈这位恩人怀有深深的敬意,
但他对窦澈提出的边境贸易构想早有耳闻,朱元璋也曾详细解析过此策。
尽管他曾对此策赞赏不已,视其为针对草原的一记妙招,
但如今听闻将其移植至云南,他仍忍不住提出异议。
“云南地处亚热带,部分地区稻米甚至能一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