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1章 意义非凡的胜仗(下)(2/3)
出征安南,但云南有黔国公府坐镇,余下土司也不敢趁机犯上作乱,西南局势可谓一片大好。
如此情况下,朝廷完全可以放心令靖南侯祖大寿领兵继续在安南攻城掠地,为朝廷扩大战果。
至于在军报中被靖南侯重点提及的,由历任阮氏之主耗时十余年,在左江延安修筑的\"堡寨\",并没有被太多朝臣放在心上。
毕竟有大明贯通整个九边重镇的\"长城\"在,满打满算不过十余里的\"堡寨\"又有何用?
一念至此,暖阁内的不少朝臣便是面露狐疑之色,望向上首天子的眼神也是变得暧昧起来。
天子是不是早就知晓阮主于左江沿岸修筑了大量防御工事,这才令在京师坐镇多年的神机营随同出征?
\"既如此,便传令四川巡抚朱燮元,贵州巡抚王三善,广西巡抚丁魁楚,孙鼎相各自选拔吏员,由麾下标营携带火器护送,赶赴安南战场。\"没让群臣等待太久,朱由校冷凝的声音便再度响起。
所谓标营,便是军中将领的\"亲兵\",通常由军中精锐之士组成,人数通常在千五百人上下。
如今朝廷在安南屯兵近十万,又俘虏了数量不菲的叛军,在兵力上应当没有问题,最为急切的问题反倒是出榜安民,治理地方。
虽说朝廷近些年在朱由校的乾纲独断之下,官员\"缺额\"的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短时间之内,朝廷定然无法筹措出多余的官员,赶赴千里之外的安南,治理地方。
如此一来,朱由校只能将目光放到那些经验丰富,却始终没有\"官身\"的吏员身上。
\"陛下,此举\"见朱由校又一次旧事重提,次辅刘鸿训便是眉头紧锁,下意识的想要出声阻拦。
毕竟,大明朝开国两百余年,除却太祖在位时期,因为官员紧缺的缘故,曾短暂破例以\"吏\"为官之外,但凡官员任命,必须通过科举考试。
天子此等举动,实在是有些过于骇人听闻了,这才某种意义上来说,可谓是取消了天下所有读书人的特权。
\"难道次辅希望我大明功亏一篑,重现永乐年间的旧事?!\"未等刘鸿训将话说完,朱由校便是有些不满的将其打断。
听得此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