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5章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3/3)
王安再次点了点头,说道:
“嗯呢,这玩意儿确实也不是一般人能买得起的。”
又简单的唠了几句,王安将零散的东西装进一个袋子里,便拎着袋子和录音机走了。
没错,就是拎着,单卡录音机上面是有拎手的。
回到挎斗子跟前儿,用刚发到手里的军大衣将录音机包裹起来,王安这才放心的骑着挎斗子往五金店走了过去。
因为这年代都是砂石路,要是把新买的录音机颠碎了,那王安得心疼死。
来到五金店,王安的买东西方式着实是把售货员吓了一跳。
主要是人家别人买电线,都是按米数买,可王安倒好,直接按捆买。
标准305米一捆子的铜线,王安直接买了2捆子,而室外用的石棉线,王安算计了半天,决定直接买4捆子。
除了电线以外,灯泡买了一箱50个,当然,王安买的灯泡并不是同一个度数的,100度的20个,剩下的都是40度的和25度的,至于这年代人常用的15度灯泡,王安一个都没买。
没办法,院子太大,仓房和敞棚还有猪圈和鹿舍啥的都太多,要是都接上电灯的话,那可正经得需要不少电费了。
所以不常进去人的屋子,只需要用25度的灯泡就够用了,至于15度的灯泡,在王安看来跟蜡的光线差不多少,买那玩意儿可以说鸡毛用没有。
灯泡和电线买完,与之相对应的东西,就是刀闸、灯头,瓷葫芦,还有拉线盒啥的。
该说不说,这些个玩意儿是正经不便宜啊,总共算下来花了王安300多块钱。
说实话,像是王安家的大院子,一般人家光买这些接电用的东西都买不起。
最后,王安又买了10把割庄稼用的镰刀,都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但话又说回来了,磨刀的速度再快,也不如直接换一把刀的速度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