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四一章 宰相危机(3/5)
遇此等羞辱
一口牙都快咬碎了,房二不当人子!
刘洎虽然恼怒于裴怀节自作主张去抱房俊的大腿,但是如此遭受房俊羞辱,却也让他这个“恩主”脸上不好看,自己费力拉拢过来的人才,人家却不屑一顾,岂不是说明他这个中书令识人不明
“吐蕃之战也好,西域之战也罢,都攸关帝国根基,兹事体大、不容有失。越国公再是自负,也应当亦是道其中之凶险,万万不可因为贪恋大权而有所疏忽。”
“中书令放心,此次西去,成败与否,我自一肩担之。”
刘洎冷笑:“帝国成败、江山盛衰,你用什么来担你担得起么”
房俊叹口气,扭头看向李承乾:“所以臣还是那句话,中书令之职务不是谁都能当的,若贤能之人任之,自可辅佐陛下继往开来、共创盛世,可若是无能之辈窃据,只会拖累陛下的宏图伟业。”
最⊥新⊥小⊥说⊥在⊥⊥⊥首⊥发!
李承乾不语,却想起早晨房玄龄忽然入宫,向他呈递的那份奏疏。
“不历州县、不拟台省”……
此等言论早已有之,但是如此将其写入奏疏之内、呈于君王面前,却是史无前例的第一次,因为一般人不会这么干,也不敢这么干。
这意味着由古至今世家子弟的升迁路径发生天翻地覆之变化,固然家世依旧重要,可以在其升迁之路上堆砌资源,但是说到底,由州县至台省,凭借的必然是政绩。
政绩并非简单的堆砌资源就可以,所以这道奏疏一旦予以施行,诸多世家子弟的“台省之路”当即便宣告断绝。
得罪的人太多了……
但却是无比正确的一条路。
譬如刘洎,身为中书令,如今正是宰辅之首,却为何在与以房俊为代表的军方势力斗争之中屡屡失败、灰头土脸就是因为他缺乏底层执政经验,一味空谈、实践匮乏,飘摇于台阁之上,没有稳健的根基。
目光又看向马周,若当真朝廷推行房玄龄的谏言,那么毫无疑问,在刘洎之后,升任宰相的必然是有着京兆尹资历的马周……
政事堂的气氛忽然沉寂,诸人面面相觑。
大家自是不知陛下心中转着何等念头,只是见房俊告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