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 章 一剪梅(二)(1/4)
升平公主的眼神追着张恪渐行渐远的背影,直至其彻底消失在视线里,杨静姝才收回目光,同时下意识的舒了一口气。她刚才一时兴起,或许也是有一点点要和周薇攀比的小心思吧,没有细想之下,竟然直接就要求张恪给自己写一首情诗。当她看到张恪脸上那不可思议的震惊表情时,才猛然醒觉过来,自己好像越过了界了。
两人忽然间就陷入了难堪的静默之中,气氛更是尴尬的一批。杨静姝自然是感到十二万分的窘迫的,她有点不确定这样子算不算是在“表明心迹”呢?又或者张恪会不会有什么想法呢?他能感受到自己那些难以言喻的心思吗?
不过,在沉寂了好一会儿后,张恪到底还是又去写下了一首诗词。杨静姝将那张纸摊开来,那是另外一首《一剪梅》。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杨静姝一遍又一遍地看着这首词。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一句彻底让她忘记了那份窘迫,沉浸在那种心思被释放、摊开来的解脱感里。那些被长久压抑着,无人知晓,无法言说的感情,就这样被一语道破了。几年前,少男少女的不期而遇,就此在她的心里留下了印迹,并不断的加深。然而,她又深深地明白,这份感情是没办法摊开来的。花自飘零水自流,或许他们之间便如同那花和水一样,终究是各有各的去处吧。
由于自小就丧失了说话的能力,让她想要与别人交流时,变得很不方便。杨静姝在更多的时间里,选择了独处,相应的她独自思考的时候也就比别人要更加的多。对此,她倒也不免曾经自怨自艾过的。但终究每个人都要找到与自己和解的方式,然后继续自己的生活。还好,她是公主,皇帝也一直很好地将她保护在身边,她并不需要为什么事劳心劳力。虽然生活沉闷,但只要心态放宽了,倒也心无挂碍,也算得上是另一种自由自在的。直到他出现在她的生命中后,不知不觉间,那一份自在便被悄然打破了。杨静姝并不缺乏理智,也清楚地知道这份感情最好还是一直深藏在心里,那样对许多人都好。只不过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