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争夺老观集(1/4)
老观集,这座在豫东地图上几乎不曾被提起的小村镇,如今却成了第四十五联队的防线节点之一。
它不大,三面环堤,一面靠田,背靠沙河旧槽,村后乱石堆与河洼交错,冬季水退后,露出一条条像刀疤一样的天然堑壕。
若从空中俯瞰,这里就像一只三足的硬壳龟,趴伏在兰封西南的交通节点上。
村前唯一一条石桥向东北伸展,直接连通通往兰封县城的主干道,是整个西线防区通往兰封的最后一环要口。
第四十五联队对这个地方的重视程度,并不如其地理所赋予的价值那么高。
原因很简单,根据最新起飞的陆航侦察机所摄像报——老观集东南方向集结的模范师部队,仅有一个营的规模,未见明显布设的火炮阵地。
同时在兰封西北、西南两地的多处据点遭到强攻,联队参谋部据此判断,模范师主力的穿插方向应在更南侧堤角集一线,企图从柳河村方向包抄兰封南郊。
因此,第四十五联队将可动用兵力尽数投入南北两翼,仅留下一个加强中队与一支工兵通信小队留守老观集。
但这个中队不是普通中队。
它由原“濮阳战残部”整编而成,人数近三百,由有实战经验丰富的古田大尉率领。他曾在对濮阳争夺战中多次设伏建功,熟悉地形战与村镇防御。
清晨六时整,天色微亮,模范师第二旅第五团发起进攻东部中线进攻命令,由第三营担任主攻,目标便是直通兰封的日军据点——老观集。
此时雾气仍浮在老观集,依稀可见日军在老观集的整备工事,大量房屋被改为碉堡,密密麻麻的枪眼在各处房屋之中,
虽然老观集的日军人数不算多,但是其实力绝非能够小觑,
一个营对一座村镇,兵力并不占优,但模范师新一轮火力改制之后,单营火力密度已大大不同往日。
根据模范师去年颁布的《基层火力体系整编条例》,通用机枪入班,掷弹筒入排,迫击炮编入连。
作为精编先遣单位,第三营每个连都配备了六门二〇年式82毫米迫击炮,其中有两门是临时作战调配。
二〇年式82毫米迫击炮系同盟军标准制式火力,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