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埃及之行(二)(3/8)
是驱赶村前趁隙来偷菜吃的大小猪。
沈从文手脚冻得发木时,就到附近工具棚干草堆上躺一会会,活活血脉,避避风寒。夜里吃过饭后,就和同住的三个老工人,在一个煤油灯黄黯黯光影下轮流读报,明白全国“形势大好”。
后来转到双溪,这是沈从文在湖北待得最久的地方,约一年。沈从文的记述有些“黑色幽默”:“人事方面尽管十分融洽,可唯一不相熟的,是分配棺材那个小楼房,有点天然排斥因子。我即或血压最高时有二百五十,还只想尽我做公民的责任,从不担心会忽然间死去。”
1972年沈从文请病假回到北京故居,马上投入到书稿的修改中,全然不顾条件艰苦处境为难:“为了工作便利,我拆散许多较贵的图录,尽可能把它分门别类钉贴到四壁上去,还另外在小卧房中,纵横牵了五条细铁线,把拟作的图像,分别夹挂到上面。……不到两个月,房中墙上就几乎全被一些奇奇怪怪图像占据了。”
1978年,在胡乔木关注下,沈从文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关于工作、生活条件,他只提出:一、调王、王亚容做助手;二、有个大些的工作室摊开工作。
经过一年的努力,1979年初,《中国古代服饰资料》整理完成,更名为《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完稿后交北京轻工业出版社,该社拟与日本讲谈社合作,沈从文不同意。后转至人民美术出版社,该社也计划与日方合作,沈从文撤回书稿。后来由社科院领导向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推荐,后者决定从速出版。1981年2月,沈从文访美归国后赴广州校对清样。同年9月,此书正式在香港出版。
从1964年接下任务和1981年正式出版,这本《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和它的作者一起经历十七年的曲折。
许仙记得自己见到沈从文是在1954年,当时沈从文还在历史博物馆当陈列员兼解说员。
在一个风沙满天的严冬,已经快吃午饭了,受人托请的许仙在午门右侧旧“朝房”改成的办公室里看见了斯文瘦弱的中年沈从文。
房子很大、很冷,里面放了许多张办公桌,沈从文就坐在其中一张办公桌的后面。
桌子上堆放着很多书、纸片、碎瓷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