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拜亭之前恭身礼,四目相视意相聊(2/4)
“呵呵,药草本来就是用的,自取就是了。至于你我之事,就不要诉于他人了,人心难测啊!”
“晚辈明白!他日有空再来陪姚老,小子现在急于找些药草救人!”
“去吧!”
一直在一旁的何军并没发觉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自己第一次来也是打量舜帝之像许久。可吴冰动了,仍然没有去跪拜,而就是在一旁行了个拱手之礼,然后和何军一起向殿外走去。
再折返拜亭,左壁之上有“九嶷山图”石刻一方为九峰全景,吴冰仔细观瞧,趁人少摸了一下,没有任何感知。
接着开始看向那些字迹。
“九疑山方二千余里,四州各近一隅。世称九峰相似,望而疑之,谓之九疑。九峰殊极高大,远望皆可见也。彼如嵩、华之峻崎,衡、岱之方广,在九峰之下,磊磊然如布棋石者,可以百数。中峰之下,水无鱼鳖,林无鸟兽,时闻声如蝉蝇之类,听之亦无。往往见大谷长川,平田深渊,杉松百围,榕括并茂,青莎白沙,洞穴丹崖,寒泉飞流,异竹杂华,回映之处,似藏人家。实有九水,出于中山,四水流灌于南海,五水北注,合为洞庭。不知海内之山,如九疑者几焉?
或曰:\"若然者,兹山何不列于五岳?\"对曰:\"五帝之前,封疆尚隘,衡山作岳,已出荒服。今九疑之南,万里臣妾;国门东望,不见涯际;西行几万里,未尽边陲,当合以九疑为南岳,以昆仑为西岳,衡、华之辈,听逸者占为山居,封君表作园囿耳。但苦当世议者拘限常情,牵引古制,不能有所改创也,如何?
故图画九峰,并随方题记,传于好事,以旌异之。如山中之往迹,峰洞之名称,为人所传说者,并随方题记,庶几观者易知。时永泰丙午年也。”
【译:九疑山方圆二千多里,四周接近其一角。世人认为九座山峰非常相似,望去几乎一样,所以称之为九疑山。
九座山峰非常高大,远远遥望就可以见到。它们有嵩山、华山的险峻崎岖,有衡山、岱山的幅员辽阔,在九座山峰之下,还有很多委积在一起如同棋子排布的石头,可以用百来计算。中锋之下,水中没有鱼鳖,林中没有鸟兽,不时听到的如同蝉蝇之类的声音,仔细听又好像没有。这里往往可以见到深谷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