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渤海国:海东盛国的盛唐遗韵(2/3)
确很是难受
但此时此刻,他看着遣唐使航线图,指尖划过之处,长安西市与奈良东大寺的虚影交叠成光,二凤老祖宗谈谈开口,昔年玄奘西行,驮回六百五十七部梵经,朕可曾问过他这佛经传出去是否便宜了外邦?
帝王袍袖一扬,展柜里的鎏金胡瓶突然悬空,瓶身上的联珠纹泛起佛光:西域的琉璃工坊、大食的炼丹术、吐蕃的马具改良,哪样不是往来间学来的?
他的目光扫过怔在原地的大嵩璘,你渤海的三彩技艺,若不是朕允了窑工随使团东去,哪能烧出这八棱凤首瓶?
全息穹顶倏然化作漫天烽燧,龟兹、高昌、百济的旌旗在虚空中明灭。李世民按剑起身,玄甲下的龙纹吞吐金光:朕若真怕技术外流,当年何必将《大唐开元礼》颁赐新罗?又何必将造纸术写进《麟德历》授与天竺?
随后他突然直直看向郑荨,后世人,你且说——若锁死城门独自炼丹,这天可汗的称呼,是靠金疮药堆出来的?
系统配合地展现出《职贡图》,波斯的狮子、日本的倭刀、拂菻的夜光璧在风中凝成星河,李世民望着那片璀璨,声音却沉入寒渊:真正的强国气象,从不在闭门造车。朕给出去的是法度典章,收回来的是万邦来朝。
郑荨望着帝王眼中翻涌的烛火,忽然读懂了那光芒里千年不熄的骄傲,光幕上,遣唐使的帆船正冲破海浪,船帆上的日月纹与大明宫的鸱吻同时被朝阳点亮!
她喉间发紧,掌心沁出的汗洇湿了系统操作面板,这才惊觉,二凤老祖宗骨子里奔涌着贞观年间滚烫的气血,那些被后世键盘侠轻贱的技术馈赠,原是熔铸在大唐骨血里的文明自信!
她后退半步 ,郑重开口,“老祖宗说得是,后世某些人总爱用账本算得失,却忘了文明本就是活水!
玄奘法师在那烂陀寺辩经的月光、鉴真东渡时染血的袈裟、阿倍仲麻吕诗稿上晕开的墨迹,所谓技术外流,本就是文明共生的胎记!
后世的外交账本或许该记上一笔:贞观年间播下的火种,千年后仍在照亮整个东亚!”
后世犯的错没有怪前人的道理,与其感叹太宗文皇帝不该“出去”,还不如磨砺自身 ,为先辈报仇血恨!
参观还在继续讲解员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