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东北菜(2/2)
要先摊鸡蛋饼,对锅的光滑度和火候要求严,之后还要调糊、炸制、熬糖,每个步骤都关键,成品得外表金黄酥脆、甜而不腻,每一块都能拔丝……咱们后世东北厨师厨艺如何,还得请你们评价评价。
抗联老班长盯着雪衣豆沙蓬松的白球,喉结滚动两下,粗糙的掌心在膝盖上蹭了蹭:“咱当年在长白山雪窝子里啃冻土豆,哪见过这么金贵的甜饽饽?这蛋清打发得跟抗联战士叠的雪馒头似的,透亮瓷实。”他忽然抬手抹了把眼角,“要是俺们连里的小顺子还活着,准能抱着这盘甜点笑出鼻涕泡——那孩子总说打完仗要去沈阳城当点心铺学徒。”
戴狗皮帽子的抗联大姐夹起拔丝地瓜,糖丝在阳光下拉出半透明的金线,她忽然笑出满脸褶子:“这糖丝比俺们当年用树胶粘鞋底的线还亮堂!俺们那时候偷着熬桦树汁当糖,熬糊了能苦出眼泪。现在这厨子得是神仙手吧,能把地瓜裹得跟琥珀似的。”
屏幕里闪过穿灰布军装的年轻战士,他鼻尖通红地盯着拔丝黄菜:“这鸡蛋饼比俺娘烙的薄饼还透亮!俺们去年在牡丹江冰面上打野鸭子,好不容易捡到颗野鸡蛋,班长非要炒给伤员吃,最后连锅巴都刮得干干净净。”
白发苍苍的老交通员颤巍巍摸向酱骨架,浑浊的眼睛泛起水光:“这骨头炖得比俺们当年啃的树根子香百倍……四五年前俺给抗联送情报,三天没吃东西,路过老乡家猪圈捡了块冻骨头,躲在苞米地里啃得满手血。”他忽然对着镜头敬礼,军礼标准得像刻出来的,“如今孩子们能敞开肚皮吃猪肉,俺这把老骨头就是埋在黑土地里,也笑得合不拢嘴啊!”
弹幕里突然刷过成片的“黄豆”表情,夹杂着歪歪扭扭的粉笔字:“俺们村小学今儿吃炖粉条!跟天幕里的一样!”“爷爷说他当年挖过田鼠洞找吃的,现在我能顿顿吃大米饭!”
郑荨看着满屏跳动的光斑,心里酸酸涩涩地很不是滋味,不过在后世很平常的一回“下馆子”罢了,在这些前辈们面前怎么显得像过神仙日子一样
先辈们见郑荨眼睛又红了,赶忙转变画风说起了别的事,一时间弹幕又变成了积极向上,岁月静好的模样,郑荨一时哭也不是笑也不是,直接憋成了个大红脸